楊磊告訴林升自己對此也有疑慮。
“這就是為什麼我接受的歷史教育裡,就連那些老師都告訴我們歷史是被編造的原因。”
“你能想象嗎?林升,在那個每個人都可以被稱為個體文明,實現了個人工業主義的時代,連地球上的空氣都是管制品。”
對於不同的時代和科技水準來說,不同社會90的資源是不一樣的。
“科技越發達,那麼能夠被支配的東西越多。”
在過去,哪怕一個皇帝再怎麼荒淫無道,他也不能下達把全世界的空氣都歸為國庫的政令,因為他做不到。
而對於新紀元300年的人們來說,這確實是一件真切可行的政策。
為了節省資源,在空中建設引力場激發器的時候,整個建築周圍房源幾百公里的空氣被列入了管制品,為了給建設這棟建築中的人們更好的建設環境。
“這是倫理道德委員會要求的給那些人的基本待遇。”
除了空氣,還有很多資源都是如此。
“很多富足的人們一下子生活就被打入了相對過去而言的底層,他們甚至做不到抗議。”
“為什麼?不是實現了個人工業主義嗎?”
“因為資源是有限的,雖然技術共享了,但是想要運用技術,必要的物資還是需要的,所以甚至後面人類發展委員會想要叫停這項工程,或者將它侷限在地月系或者地球和火星之間。”
“但是事實跟人類發展委員會想的完全不一樣。”
林升望著飛行器外面的引力場發生器,他有些難以想象這樣的東西自己頭頂還有12根,他在心裡模糊的算了一下,如果這樣的柱子十二根疊在一起,那最起碼也應該延伸到大氣層之外了。
聽到楊磊口中,這個一向在他口中為了科技突破幾乎毫無下限的人類發展委員會居然慫了,林升內心甚至覺得有些好笑,他帶著笑意說。
“怎麼啦,難不成它還被推翻了不成。”
楊磊接下來的話讓林升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它就是可以說是被推翻了。”
複合體的八大機構和另外兩個領導機構並不是像林升認為的是一個官方的組織,恰恰相反的是,它們更像十個頭銜,被人類文明授予它認可的組織。
就像“聖者”用來稱謂那些有極大貢獻和榮譽的人一樣。
“所以人類發展委員會被推翻了,這也是後面聖者‘遠’要逃離太陽系的原因。”
聖者的稱謂都是不同的,而能在未來被冠以“遠”之稱,可見聖者“遠”的眼界和能力。
恆星系引力調控系統——巨型引力場激發器這個專案就是“遠”提出來的。
“但‘遠’沒想到,人類文明在那時對於這個宏大敘事的狂熱。”
所以出現了連“遠”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按照“遠”的想法,這個計劃應該慢慢來,在1000內緩步完成。
“但所有人都渴望在有生之年看到這一個奇蹟,所以人類社會自發的動用了90的資源來做這一件事。”
“遠”從來沒想到事態會變成這樣。
在恆星系引力調控系統專案啟動的時候,由於社會的極大關注,一開始複合體就可以呼叫超過60的資源來完成計劃——這已經比他想象的高了不少。
但這依舊在他的計劃範圍內,按照人們的慣性,由於專案的緩步實施,複合體願意動用的資源會慢慢下落,直到40左右。
這已經很驚人了。
但是第二年,複合體動用了61的資源。
這個時候,“遠”安慰自己,這是因為備忘錄機器人的存在,人們記錄下來自己剛開始建設這個專案時的雄心壯志,屬於正常波動。
但到了第五年,“遠”覺得事態有些不對。
在人類的歡呼下,複合體動用了70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