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殿,一個和尚背對著殿門,似是正在盤坐冥想。
聽到兩人的腳步聲,他站起了身,轉了過來。
方猶看向悟慧,微微有些詫異,看起來年紀在四十多歲的樣子,長得一副和善臉,卻沒有尋常和尚那種悲天憫人的像,倒是掛著一副微笑,讓人覺得怪怪的。
“阿彌陀佛,孫道長,多日不見,甚是想念。”
悟慧對老孫說完又看向方猶,目中光芒一閃:“這位道長年紀輕輕便神光萬丈,天輝閃耀,放眼道家,在這等年紀能夠達到道長這個境界的,恐怕也不會超過十個。”
老孫啐了一口道:“悟慧禿驢,你少他媽給我裝蒜,貧道問你,門口那個破陣是不是你佈下來害我們的?你要是敢說一句假話,貧道今天拆了你的破廟。”
本來他以為就算悟慧不會承認也得狡辯幾句,可卻聽悟慧笑吟吟道:“實不相瞞,門口的羅漢混天陣,的確是貧僧專門為二位佈下的。”
老孫愣了愣,準備好一番罵詞此時卻難以說出口,呆了一會才冷笑一聲道:“好你個悟慧,貧道本以為跟你也算朋友,可沒想到你竟然做出這樣的事,今天你要不給我們一個說法,我不單拆了你的破廟,還要你好看。”
悟慧微笑著搖了搖頭,沒有理會老孫的威脅,他看向微微皺眉的方猶,輕聲問道:“小道長髮現了麼?”
方猶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悟慧忽然輕輕一嘆,微笑漸失,聲音低沉道:“兩位可否聽我講一個故事?”
老孫剛想回絕,方猶扯了他一下,便也只好由得他去了。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悟慧似是陷入了回憶之中。
悟慧所說的很久之前,大概在明末清初左右的時候,山中原本有一座寺廟叫做半生寺,在山腳下也有一個村子,名叫餘生村。
行雲寺的前身,即是那個半生寺。
傳說這個半生寺很奇妙,據說只有過了半生的人,來這裡祈願才能實現。
何為半生?對人來說半生跟人類能活的壽命有關,也就是一個人能活壽命的一半。
人類無法知道自己能活多久,那麼半生一說也就僅限於那些活了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才來這座寺廟祈福,可多數都沒有像傳說中那樣實現。
雖然是這樣,半生寺依然香火鼎盛,來這裡上香拜佛的人,都是餘生村的人。
餘生村本是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山村。
山中民風淳樸,人心向善多長壽之人,除了佛風濃郁之外,還多擅武。
村中在多年來還曾出現過武探花、將軍等武將,他們將這一切都歸功於半生寺裡的佛陀庇護,因此對半生寺十分敬畏。
不久之後,天下大亂,這原本處於偏僻之地的餘生村也沒有逃過戰亂的波及。
有一天,一位戰敗的將軍帶著殘兵敗將來到了餘生村。
他雖然帶著屈辱而來,並沒有對村民做什麼出格的事情,只是徵用幾間民宅安放傷兵,吃的喝的也都是花錢從村民那裡買。
安頓好之後,這個將軍的手下有位軍師一身道人打扮,似乎曾經來過餘生村,知道餘生村的一些秘密,便對那個將軍道:
“我年少時曾跟師傅來過這裡。聽他老人家說,這餘生村中的人,天賦異稟,頗多長壽,只因為這山裡的寺廟中藏著一個寶貝。如果將軍能夠得到這個寶貝,多半能夠扭轉戰局,擊退敵兵。”
那位將軍並不是什麼昏庸之輩,相反他十分有原則。但卻對這個道人軍師十分信任,因為如果沒有他,這位將軍早已戰死沙場了。
聽到道人的話語,那位將軍忙問:“是什麼樣的寶貝,竟然有這樣大的力量?”
道人搖了搖頭道:“當年師父只是隨口一提並沒有說出來,如果將軍想知道,明日去山中寺廟一問便知。”
翌日一早,將軍與道人帶著一對兵馬來到了半生寺,見到了寺裡八十多歲的老主持。一見面他們就直奔主題,詢問可否借寺中寶物一用,並立誓一旦退敵,即刻歸還。
主持愣了一下,說:“阿彌陀佛,兩位可能對本寺有些誤會,寺中並沒有什麼寶物,有的只是一盞青燈伴古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