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人?”王宇軒有些疑惑的看了看葛軍與蘇慶東兩個人,不知道他們所說的同一個人,究竟是哪一個高中老師。
能夠參與到高考命題的高中老師,不僅要個人的教學成績斐然,個人的資歷以及威望也要能服眾,否則的話,是不能勝任這一個重任的,可不是哪一個老師都能參與到高考命題的工作中來的。
“那要不蘇老師你先說?我看看跟我想的是不是同一個人。”葛軍看著蘇慶東,笑眯眯的說道。
“為什麼不是葛老師你先說呢?”蘇慶東卻是搖了搖頭,頷首說道。
“我說你們兩個,就不要吊我們的胃口了,要不一起說也行啊!我們這是談工作呢,可不是玩遊戲。”王宇軒見兩個人居然玩起來了,忍不住苦笑著說道。
“那要不就一起說?”葛軍看著蘇慶東問道。
“可以。我數一二三,我們一起說。”蘇慶東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
“一,二,三……”
“陶禮!”
喊完三個數字之後,葛軍與蘇慶東同時開口說道。
除了陶禮之外,葛軍和蘇慶東是不可能有同樣的人選推薦的。
“陶禮?就是那個金陵中學的陶禮陶老師嗎?”王宇軒皺著眉頭問道。
在場的所有老師,自然都是聽說過陶禮的,可以這麼說,在蘇省,不一定每個學生與家長都知道教育廳的廳長是誰,但是必然都知道陶禮是誰。陶禮已然成為蘇省高中教育的代表了。
“對的,就是那個陶禮。”蘇慶東點頭說道。
“他的教學成績我倒是知道的,絕對是有資格參與高考命題的,但是他的資歷,是不是有點不太夠?畢竟滿打滿算,也只有六點的教齡,而且他現在還不到三十歲,讓這麼年輕的老師參與到高考命題,傳出去,會不會顯得我們不穩重啊。”王宇軒有些憂慮的說道。
王宇軒當然知道陶禮的個人教學能力,在蘇省絕對是最頂尖的,就連很多老教師都是比不上他,兩屆高考成績已經足以說明一切了,但是高考命題,看中的不僅僅是教學能力這一項,論資排輩同樣很重要。自打1979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王宇軒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哪個省份的高考命題,會讓一個不到三十歲的老師參與進來。
在華夏有時候就是這麼矛盾,明明什麼條件都滿足了,最後卻被“資歷”這個東西卡在了門外。
“這個我覺得倒不是什麼大問題。我在數學競賽的培訓課中遇到過陶禮,也跟這個陶老師有過幾次交談,無論是談吐還是學識,都是我這幾年見過的最好的一名老師了,有他加入到高考命題中,絕對是如虎添翼。”葛軍嚴肅的說道。
“我雖然沒有跟這個陶老師面對面交流過,但是關於他的傳說,倒是聽過不少。而且他在金陵中學命制的那些試卷,我也仔細地看過,水平很高,甚至我覺得比之一般的高考試卷水平還要高!我相信他的加入絕對是明年高考命題的最大亮點。”
蘇慶東也對陶禮給出了中肯的評價。對於這個後起之秀,蘇慶東也是神往已久,早就想與之見面了。
“蘇老師這些話說到點子上了。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陶老師為金陵中學命制的期末考試試卷,水平絕對很高,而且那一份試卷還是他一個人獨立完成的,如果給他更多的時間,再加上我們大家的努力,我敢保證,明年的高考數學試卷,我們蘇省絕對是獨樹一幟的!”
葛軍再次強調道。其實去年的動員大會,葛軍就想推薦陶禮的,但是因為陶禮當時也是畢業班的班主任,為了避嫌,只能放棄這樣的念頭。今年不一樣,陶禮剛剛帶了新的高一學生,也就不存在避嫌一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