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希望,戴立看到電報後,依然能覺得,自己是一個純粹的特工。
合理的自誇,路承周還是沒問題的,總部也能認可。
但無中生有,一旦被總部察覺,搞不好以後要失去總部的信任。
信任這個東西,需要時間來建立,而且一次失信,之前的努力,幾乎都要白費。
但在最後,路承周還是建議總部,可以放出風聲,這種不費什麼本錢,卻能讓日軍互相猜忌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沒想到日軍這次譁變,海沽站也有參與。”遠在重慶的毛善炎,收到海沽站的電報後,馬上向戴立彙報。
三千多名日軍士兵譁變,這可是日軍侵華以來最大的一件醜聞。
如果真的有一百多名日軍士兵,願意參加**,就更是喜上加喜了。
“你真的相信,海沽站參與了此事?”戴立放下電報,緩緩地說。
“或許他們會誇大其詞,但也應該做了點工作的。”毛善炎說。
“你注意到沒有,火柴的彙報只是陳述鄭問友的報告。鄭問友只用了一天時間,就與日軍士兵聯絡上,並且策反了他們。我想,就算這些士兵再厭戰,也不至於這麼快背叛國家吧。要知道,日本計程車兵,從小就接受了武士道的荼毒。”戴立淡淡地說。
“先生的意思……海沽站造假?”毛善炎吃了一驚。
“火柴讓鄭問友寫了報告,顯然,他對鄭問友的行動,也是不太相信的。”戴立冷冷地說。
鄭問友的行為,顯得不擇手段,而路承周,依然是他認識的那個路承周。
能潛伏在敵人內部的,一定是意志非常堅定,對黨國無比忠誠的同志。
“鄭問友的膽子,是越來越大了。”毛善炎嘆息著說。
“他這是對安排他擔任副站長不滿,想引起我的注意,給他更大的職務。”戴立冷笑著說。
“可是,此事也沒辦法證實。”毛善炎嘆了口氣。
當事人全部離開了海沽,此時再怎麼查,也查不清楚的。
“他沒有提前備案,也沒有及時向火柴彙報,本身就是違規的。給海沽站回電,要堅持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對鄭問友要提出口頭批評。”戴立說。
下面各個業務單位的行動,都必須提前彙報,向總部備案。
否則,就算行動成功,也未必能得到總部的嘉獎。
抗戰前,北平站就出過這樣的事,一次暗殺行動,沒有提前報備,導致一位外勤人員受傷,不被總部承認,最終不但沒有獎勵,連醫藥費都沒報銷。
最重要的是,那位外勤人員,最後還被棄用了。
鄭問友雖是軍統的人,但他在行動前,竟然沒什麼報備。
要知道,策反這麼大的事情,事先不請示彙報,這是很奇怪的。
“火柴的建議,其實還是不錯的。”毛善炎突然說。
譁變的日軍士兵,全部被押回了國,如果散佈訊息,說其中有人準備起義,參加**,想必日軍會更驚慌。
“可以,給海沽站回電,同意火柴的建議。”戴立緩緩地說。
收到總部的回電後,路承周終於放下心來。
看來,自己的決定還是正確的。
鄭問友在海沽站當副站長,一直碌碌無為,他想立功被重用,想法很好,但不能使用這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