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這裡有藥膏。”庾秀娘打罵了一通丫鬟,即刻吩咐丫鬟去取燙傷膏。餘嬤嬤見狀,匆匆去取了膏藥來遞給沈瀾。
沈瀾哪裡敢用庾秀孃的膏藥,生怕裡頭摻著什麼,寧可用流動的溪水沖足了兩刻鐘。
“不必了。”沈瀾忍痛,輕聲笑道,“我皮糙肉厚的,溪水一沖便是。”
庾秀娘見她疼的額頭都是細汗,連鬢發都沾濕了,心滿意足道:“你自己不用我這膏藥,若是留了疤,可不要來怪我。”
沈瀾見她眉眼之間頗為得意的樣子,強忍著怒氣道:“不會的。”
見她似忍氣吞聲,嚥下了這口氣,庾秀娘方才笑盈盈起身,繼續宴飲,也不管還在溪水中泡著的沈瀾。
“這幫人怎得這樣!”秋鳶氣狠了,急得直跺腳,“夫人,我們快快回去罷!府裡有膏藥,這溪水裡泡著哪裡有用呢!”說罷,便要扯了她回去。
“不急。”沈瀾搖搖頭,只兀自在溪水中反複浸泡胳膊,任由流水沖洗傷處。
三月春水尚寒,兩刻鐘後,待沈瀾提起胳膊檢視傷處時,半條胳膊冷冰冰的,都快凍麻了。
索性那熱茶是隔著一層衣衫的,加之沈瀾處理及時,胳膊上倒並未紅腫。
沈瀾鬆了口氣,若真大面積燙傷發炎,高燒會死人的。
見她起身,亭中宴飲一停,庾秀娘關切道:“沈娘子如何了?”
沈瀾看了看她,便對著她笑了笑,輕聲細語道:“勞煩夫人關懷,已無大礙了。”說罷,又看看正午的太陽,面不改色道:“天色已晚,我便先告辭了。”
庾秀娘心滿意足,也不再留她,任由沈瀾出了府去。
待宴席散去,餘嬤嬤跟著庾秀娘離去,卻假借帕子落在亭中,避開眾人,匆匆折返,入了小亭外側的假山石內。
那假山石內竟靠著一個青衣直綴,面白的中年男子。一見餘嬤嬤進來,他便匆匆問道:“傷的可重?”
餘嬤嬤自然知道他要問誰,便搖搖頭:“看過了,不過些微紅腫,決計不會留疤。”
那男子責怪道:“怎得這般不小心!”
一提及此事,餘嬤嬤也心頭火起,斥罵道:“哪裡曉得那庾秀娘,自家兒子挑事捱了打,她便要去毀了旁人的容貌,果真毒辣!”
那男子嘆息道:“好在無事。”
餘嬤嬤也慶幸不已,匆匆問道:“你也見了,如何?”
“好好好!當真是天下一等一的絕色。”那男子一回想起方才美人,只痴痴夢夢道。
餘嬤嬤見他那副呆樣,心中不滿道:“你這呆子,見了新人忘舊人!”
那太監連忙摟摟抱抱去哄她,一疊聲道:“好姑娘”、“嬌娘莫與我置氣”
餘嬤嬤這才嗔他一眼,緩了神色:“可夠你去獻給王大璫?”
男子滿心喜色,連連點頭:“夠了夠了。”語罷,又笑道:“嬌娘,你放心,有了這般美人,你必能脫了奴籍,入宮做管家婆,俺也能博了王大璫歡心,得了好差事!”
餘嬤嬤冷哼一聲。這蠢才哪裡比得了當年與她對食的那太監。
她原是永寧長公主身側的管家婆,當年在京都,與府中太監對食,日子煊赫快活。誰知一朝京城破,與她對食的太監死了,她一路逃難來湖廣,卻被人賣進了知府衙門裡,日子哪裡有在公主府中順心。
她原想著攢夠了錢,便回返南京,繼續入宮伺候公主。誰知竟等來了礦監稅使,自然要把住機會,先尋個太監對食,再回公主府快活去!
兩人又在假山裡親熱了一通,餘嬤嬤方才理了理衣衫,走了。
作者有話說:
1. 明代長公主是皇帝姊妹,不是女兒。
2. 明代公主是很慘的,基本被太監和管家婆管著。《明代社會生活史》中舉例寫道:萬歷四十年秋天,神宗愛女壽陽公主,為鄭貴妃所生,下嫁給冉興讓,相歡甚久。偶月夕,公主宣駙馬入,而當時的管家婆梁盈女正好與她的“對食”太監趙進朝飲酒,來不及向她稟告,盈女乘醉打了駙馬,並將他趕出府去。公主前來勸解,也被管家婆所罵。等到第二天公主入宮告狀,卻已落在太監與管家婆之後,所以最後的處理,僅僅是將梁盈女取回另差,而參與打駙馬的太監則一概不問,反而駙馬冉興讓被奪蟒玉,送到國子監反省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