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八十七章 樹皮水壺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四百八十七章樹皮水壺

說幹就幹,李君閣兌了一份推光漆,將弓體抹上,和膩子胎一起放入漆室當中。

然後將樹皮從水裡撈出來,樹皮已經軟如皮革。

找來兩塊直徑合適的竹片,拼成一個扁筒,底部對齊。

將一片樹皮經過裁剪後,拿竹片底部抵在樹皮的中段,將樹皮包裹在竹片上,大致做出兩個扁圓筒,這樣就有壺底了,然後拿麻繩紮上上鍋蒸。

蒸上一個小時取出,樹皮變得更軟,於是趁熱重新精修紮裹起來再次上鍋蒸制。

等到這次蒸好,下部十四厘米去掉多餘的部分,留好粘合用的側邊,上邊的部分拿刀子切出很多縱向的口子。

等到樹皮條幹到一定程度,抽去竹片,樹皮底部就成了一個完美的壺體。

將上部的樹皮條重新拿開水煮浸到軟,繼續加工。

在扁筒中部插入一根竹管,將兩側的軟樹皮拉過來貼在竹管上,拿麻繩綁上。

然後將剩下的樹皮拉過去,

在拿直尺和刀片,將上邊剖開的樹皮條切成梯形加長條的形狀。

找一根竹棍截面切十字,插上一根鑽頭,用麻線纏緊當錐子,在樹皮梯形部位上紮眼,用麻繩交織起來拉緊,就這樣將梯形一片片拼到一起。

小心地一厘米一厘米收上去,一點點剔去這一厘米範圍內多餘的樹皮,慢慢收成一個扁圓錐。

最後將多餘的樹皮切掉,得到一個內徑與竹管大小一致的圓柱型嘴。

同樣的手法,兩個壺胚輪流進行,一個等待的時間裡就做另一個,這也花了一天的時間,才將兩個水壺胚做出來。

接下來的七天裡,就是日常生活了。

用竹鼠毛做了幾把刷子,每天李君閣就是早晚打磨器皿,然後給桌面和各種膩子胎刷底漆,給弓刷推光漆。

壺胚晾幹後,同樣用膩子貼上,打磨,然後在外部刮上膩子,讓貼上綁紮的地方遮蓋起來,一是加固,二是美觀。

然後上漆。

不過水壺上漆特殊,每天將推光漆倒進去,晃蕩一陣,將壺倒過來放置,將漆倒出來,然後打磨外體,刷上底漆。

同時處理其它漆器,等到壺滴幹後這才一起送入漆室。

做完這些,就是挑水,挑泥,打柴,燒窯,種菜,採集,收漆,木工。

阿音則是收麻,洗衣,織布,收漆,做飯,晾曬菜幹,果幹,打掃。

兩人一起做的事情是紡線,造紙,磨粉。

東西越來越多,工場的空間開始需要規劃利用起來了。

在灶臺上方的頂棚上搭上架子,上面擺放簸箕,簸箕裡是筍幹,保持幹燥的同時,煙燻筍的風味也是一絕。

架子下方,是懸掛著的燻魚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