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君王不會願意承認,國教聖主,竟是殺了自己丈夫的極惡之徒,畢竟這有損國都威望。
畢竟,連君王本人,也同樣瞻仰聖主。
她自知以一己之力,做到這個地步,已經無能為力。
於是她刺傷腹部,從此,身體不再具備生育能力。
歌明霜得到倖存,因為,聖蓮道沒有選擇,只能將這個痴傻女,當做未來生育工具。
她被送入善祭堂,清洗記憶,終於迫使她,親口澄清所有行為。
可當時已晚,民眾對於反複無常的聖主,已然産生了抗拒之心。
道中長老身為聖人之師,同時教化歷代君王,不僅左右官場,操縱朝局,更一度淩駕國法之上,以蒼生為名,享有左右律法訂正權益。
背負此等無關財富,權利,卻足以掌控天下人心的宗教,怎會允許信仰走向坍塌。
聖蓮道需要新的聖主,來建立新的光輝,維持國教盛名。
契機來的這樣快。
西北大荒,樓西縣大旱。
那是一個路途地遙,風沙漫天,百裡難覓得一處鄉縣,時常發旱情的窮苦之地。
是朝政談論起來,連君王都感到頭疼的地方。
歌沉蓮生下來,便被宗門宣揚是明珠降世,君王更是親口稱贊他為潤如皎月,他與痴傻的姐姐不同,年僅三歲,過早展露出他的聰明機警,十分討喜。
他成為延續正統,人間信仰的不二人選。
樓西縣祈雨之行,聖蓮道早在步入西北之期,便已截斷所有官道。
無論雨下與否,都不會動搖必定結果。
無論祈雨成與不成,都將必成,從來沒有疏散流民的第二選項。
他們就是要編造不容置疑的神跡,穩固天下人的信仰。
那位老師告訴年幼的聖主,他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在,可是他待在車輦中,從未踩上過這片土地,沾染上一粒塵。
祈雨不成,那些慈悲同門,於是變了一副模樣,平素喜好寧靜的長輩,激烈討論該將數十萬難民如何悄無聲息的處置幹淨。
聖蓮道不被允許屯兵,難以壓制試圖逃竄的難民,不能動武鎮壓,於是,便有人提議運載山外甘霖勾兌毒藥,要他們腸穿肚爛後燒盡草樹,挫骨揚灰。
這個提議精妙絕倫,不僅為王朝杜絕此地反複發展的隱患,還同時超度受苦受難的百姓。
他們為如何順利實施,做了嚴謹計劃,沒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罪行。
那裡何極偏遠,誰會來證實,天子不會駕臨,誰會來證實,此地究竟有沒有下雨?
三歲的聖子,就在那個深夜走出車輦,踏上貧瘠之地。
他對死亡沒有任何概念,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使命這般殘忍。
他背負著蒼生,卻無人告知他生亡的意義。
他甚至不再記得,看著坑底屍骨的心情。
但他永遠不會忘,那單薄沙啞的孩子,給他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