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忠良的思路慢慢就跟著何甜甜走了,全然忘了親孃的叮囑。
他掀起衣擺,撕開貼身的裡衣,露出幾張銀票。
這是趙嬤嬤吩咐他悄悄去辦的。
侯府出事前,坊間其實已經有了風聲。
趙嬤嬤趕在京城來的官兵包圍侯府之前,找到了馮忠良,好一通的叮囑: “第一,把鋪子、房子和莊子都賣了,換成金銀或是銀票。” “家裡那些值錢的古玩字畫、笨重的家夥事兒也都處理掉,全都換成好攜帶的東西。” “銀票縫在衣服裡,金銀剪成小塊的。” “買輛馬車,不要太打眼,看起來破舊些。
多帶些衣服、被褥、各種藥品,再準備些吃食、水。” “……侯府要是真的被抄了,家中老小可能會被押解進京,你別急著驚慌,也別立刻跟上來。
等我們這些人離開了南城,上了官道,你再趕著馬車追上來!” “機靈些,多給官兵塞些錢。
那些都是死物件兒,人才是最要緊的。
只要保住了夫人,你就是大功一件!” 趙嬤嬤知道自己兒子老實得近乎愚鈍,所以,她事無巨細、逐字逐條的叮囑兒子。
當然,最最重要的一點,趙嬤嬤也沒有遺忘:“其他的可以讓顧氏知道,唯獨你身上的銀票,不許告訴顧氏,更不能讓她沾手!” 趙嬤嬤倒不是擔心兒媳婦會趁機作亂。
自己這個兒媳婦啊,看著像個聰明人,其實就是個蠢貨。
還膽小、懦弱,她這輩子幹的最大、也是最瘋狂的事兒,約莫就是偷偷換掉自己剛出生的女兒。
結果呢,就這麼一件事,顧秀娘都沒有辦好。
不但早早就露了行跡,還被趙嬤嬤反手利用了一把。
所以,趙嬤嬤非常有自信,她能拿捏這個兒媳婦。
她叮囑兒子,不過是習慣使然——兒媳婦是外人,自己家的事兒,不允許兒媳婦摻和! 如果是真正的顧秀娘,或許還就真不敢管自己的男人。
別看顧秀娘天天抱著馮延庭,還以老馮家的功臣自居,但她心裡非常清楚。
兒子是假的,她根本無法做到底氣十足的在婆家耀武揚威。
另外,顧秀娘也怕趙嬤嬤這個婆婆,只要有她在跟前,顧秀娘根本就不敢使喚馮忠良,在馮家當家做主! 可惜那是原主,現在這具身體換了芯子,一切就要按照何甜甜的意思來辦。
“還是夫君考慮周到、行事謹慎,把銀票藏在這裡,果然是萬無一失!” 何甜甜直接把馮忠良衣服上縫著的幾張銀票全都拿了來,細細的看了看,發現這些銀票的面額還挺大,三四張一千的,還有四五張一百的。
何甜甜不客氣的將銀票收到了自己的荷包裡,順口還笑眯眯的誇獎了幾句。
馮忠良從小就老實,趙嬤嬤精明、能幹,似他們這樣的母子關系,其實算不得多麼融洽。
趙嬤嬤對於馮忠良也是發號施令、動輒訓斥為主,幾乎從來不誇獎他。
馮忠良知道自己不夠聰明,無法成為母親的驕傲,但他笨嘴拙舌,心裡再渴望得到母親的認可,也不敢說出來。
而現在,他的妻子卻毫不吝嗇的誇獎他,這讓自卑的馮忠良頓時有種歡喜的感覺。
撓了撓頭,馮忠良不好意思的說:“也、也沒啥,都是阿孃吩咐我這麼做的。” “夫君,下達命令的人固然聰明,但能夠完美執行的人,也是非常了不起啊。” “就像聖人,他做出英明神武的決斷,而執行聖旨的文武百官,難道就沒有功勞了?做得好了,一樣是人人稱贊的賢臣良將啊!” 資深騙二代何甜甜,根本無需賣力的洗腦,隨便說兩句好聽的話,就能忽悠得馮忠良找不到北。
“秀娘,我、我就是個小老百姓,可不敢跟那些貴人們相提並論!” 馮忠良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是美美的。
對啊,聖人制定治國良策,自然是英明神君。
而朝臣們遵照旨意辦事,也能成為百姓口中的“好官兒”。
這就跟阿孃和他一樣啊。
阿孃下達命令,而他則好好照辦,阿孃厲害,他這個幹活的也不差。
被否定、被打壓了二十多年,終於得到了至親之人的肯定與贊揚,馮忠良的心彷彿都重新煥發了生機。
他整個人也從裡到外都透著一股精神。
何甜甜點點頭,嗯,這就是自信! “好了,不說這些了,咱們先去找錢校尉!” 何甜甜沒有單獨行動,而是帶上了馮忠良。
她要在馮忠良面前展示自己的手腕,如此,馮忠良才會更加信賴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