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雖然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嫁給小皇帝,但她心裡很清楚,鄭家的門第太低了。
再加上太後不喜她胡氏,自然也不待見她胡氏所生的鄭念兒。
也就是胡氏有著喂養、照顧永承帝的情分,而早些年因為宮中的種種原因,何太後把永承帝送到了宮外養。
趁著這個機會,胡氏不但加深了自己跟永承帝的感情,還讓自己的一雙兒女陪伴在永承帝身邊。
有了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鄭念兒又生得嬌媚可人,讓情竇初開的小皇帝,頓時把她放在了心尖尖兒上。
只要鄭念兒入了宮,哪怕是個品級低的寶林、才人,胡氏也有信心讓女兒成為寵妃,繼而光耀鄭家的門楣。
皇後……鄭念兒倒是生出過要給二郎當發妻的念頭,但鄭家上下都知道,這只是妄想。
別說何太後不答應了,就是小皇帝本身,估計也—— 永承帝再次搖頭。
胡氏就有些猜不透了,難道何太後不想讓皇帝求娶門第相當的貴女淑媛? 不可能啊! 胡氏夫妻都是何家門下的奴才,當年因為剛生了女兒,她本人身體好、模樣也周正,便被選中做了小皇子乳母。
小皇子身份貴重,胡氏不是唯一的乳母,卻是最受小皇子器重的人。
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胡氏對何太後也有了瞭解。
這位後宮最尊貴的女人,素來都是強勢的。
不只是對小皇帝嚴厲,就是在先帝面前,也不曾退讓過半分。
有時,胡氏都在想,當年太後若是軟和些,能夠想謝貴妃似的溫柔小意,太後與先帝或許還不會鬧到勢如水火的境地。
先帝比太後年長十幾歲,所以,對於何太後而言,她絕對不是什麼黃臉婆、糟糠妻。
她與先帝本來就是老夫少妻。
據說,兩人剛成婚那會兒,也是你儂我儂、濃情蜜意。
成婚頭五年,太後就生了兩個孩子。
可惜都相繼夭折。
而那時,先帝已經坐穩了江山,他的年紀也過了而立之年。
不只是先帝自己,就是朝臣們,也都擔心這個新建立王朝的繼承人問題。
先帝為了子嗣,開始廣納後宮。
什麼世家貴女,什麼勳貴之後,亦或是什麼寒門女子。
出身各異,秀女們的品貌更是各有千秋。
一時間,太極宮裡環肥燕瘦、鶯歌燕語,好不熱鬧。
諸多秀女中,最受寵、也是晉級最快的則是謝貴妃。
聽姓氏也知道了,這位的孃家是與琅琊王氏起名的陳郡謝氏。
雖然這些年,王謝的名望大不如從前,但謝氏還是一塊響當當的招牌。
先帝嘴上說著為了安撫世家,而王謝兩家則是世家的領軍人物。
後宮最尊貴的是皇後,人家不是糟糠妻,而是帶著半壁江山做嫁妝嫁給先帝。
皇後的位子,不可能動搖,除非皇後自己犯了謀逆之類的大罪。
皇後以下便是貴妃,於是,謝氏入宮不到三個月,就直接成為僅次於皇後的貴妃娘娘。
先帝對於謝貴妃的恩寵,在謝貴妃産下皇子後,達到了頂峰。
先帝不是第一次當父親,其實在與何氏成親前,他也娶過妻妾。
這些妻妾都給他生過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