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戰亂的時候,妻妾兒女死的死、失蹤的失蹤,待到他與何氏說親的時候,他又成了一個人。
不是第一次做爹,也不是第一次有兒子,先帝卻異常興奮。
因為謝貴妃所出的皇子,意義不一樣啊,這是他建立大雍朝之後,生下的第一個皇子。
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後繼有人”! 先帝簡直要把大皇子寵上了天,連帶著謝貴妃,也成了後宮第一人。
看他重視大皇子的模樣,儼然一副把這孩子當成繼承人培養的架勢。
何氏:……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當初她與先帝可是有盟約的。
大雍朝的江山,只能由他們兩人的親生骨肉繼承。
不過,何氏並沒有吵嚷出來。
因為她膝下並沒有兒子,這個時候爭搶,反倒容易落入下乘。
於是,何氏便想方設法的調養身體,終於在大皇子四歲的時候,成功懷孕。
只是在孕期,何氏分外艱難。
她不但要抵擋謝貴妃的種種手段,還要防著先帝。
是的,你沒有看錯,先帝似乎打從心底不想看到何氏生出兒子。
不知道他是真的愛謝貴妃,為了他們母子,不惜暗中傷害自己的原配、嫡子。
也不知道他是早有算計,容不得繼承皇位的兒子體內流淌著何家人的血! 何氏從懷孕到生産,堪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每個劫難都是致人死地的大難。
幸而何氏足夠聰慧,朝堂上也有何氏派系的勳貴、文臣支援,她手裡還有一支神秘的暗衛。
這才讓她有驚無險的生下了皇子。
但,有了兒子,也不是萬事大吉。
先帝根本就不待見這個嫡子,動輒訓斥他軟弱、無能。
謝貴妃以及諸多嬪妃對於何氏母子的陷害,哪怕讓何氏拿到了證據,先帝也是隨便殺個替罪羊,將事情糊弄過去。
待到大皇子十四歲,開始議親的時候,先帝更是擺出了挑選太子妃的架勢,給大皇子選定了好幾個孃家給力的妻妾。
此時,大雍朝建立已經十多年,先帝早已徹底掌控了一切。
而那些何家派系出身的勳貴、朝臣,也都慢慢向先帝靠攏。
某些先帝的心腹,或是一些世家出身的官員,則開始在朝堂上吵嚷立嗣大事。
他們所要推崇的太子人選,自然是大皇子趙垚。
當然,還是有些推崇禮法、重視規矩的朝臣,提議應當冊立元後嫡子為太子。
但,不管是站大皇子的人,還是尊崇禮法的人,都有志一同的“忘了”當年何、趙兩家的盟約。
何氏暗自憤怒、不甘,不過她不是個只知道積攢負面情緒的人。
她為了自己和兒子,為了何家的公道,選擇了暗中出擊。
就在先帝親自下場幫謝貴妃“宮鬥”,準備把何氏這個皇後拉下馬的時候,向來健壯的先帝居然因為一場風寒而病倒了。
一病不起,短短幾天就病入膏肓。
何氏是皇後,手中還有暗衛,不管是名分大義,還是武力權勢,她都蓋過了謝貴妃。
後宮囂張了十幾年的謝貴妃,說到底,也只是個依仗先帝恩寵的寵妃。
一旦先帝倒下了,她也就沒了張牙舞爪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