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5章 宮鬥不如造反(十二)

轉而繼續考慮皇後的人選。

“說起來定國公家的嫡幼女也還不錯!” 永承帝手底下的人手不多,卻有小貓兩三隻,總給他打探一些訊息。

再不濟,在宮外他還有鄭家呢。

鄭有糧是個憨貨,但他與胡氏的兩個兒子十分伶俐。

靠著他們,永承帝知道了不少京中的八卦。

比如,誰與誰家有些私怨。

再比如,哪個勳貴嫌棄家裡的黃臉婆,偷偷養了外室,結果被母大蟲堵在了外宅裡。

再再比如—— 雖然沒用的市井笑話比較多,但永承帝還是能夠從中提煉出一些有用的資訊。

就拿定國公陶勇來說,他是先帝最得用的舊臣之一。

大淵建立後,憑借戰功,陶勇得封開國縣公,世襲罔替,位列六大國公之首。

最要緊的,他還是朝中的大將軍,手裡握有二十萬精兵。

當然,永承帝特意把他挑出來,不單單是為了兵權。

畢竟永承帝心裡有執念——要娶世家女做皇後! 陶勇不是世家子,但他發跡後續弦的妻子出身世家啊。

雖然只是個落魄世家的旁支,然而人家只憑一個姓氏就足以抵消一切。

兩人成親後,生了一女一子。

女兒在家中排行第六,今年十四五歲,尚未婚配。

“……成國公也還不錯,夫人雖然不是世家,卻也是一地望族。” 永承帝兀自琢磨著,將京中那幾個勉強上得了臺面的勳貴人家的女兒都過濾了一遍。

看看這個,盤算盤算那家,他始終下不定決心。

唉,有權有勢,對先帝也足夠忠心,唯恨不是世家啊。

永承帝頹然的坐到榻上,不禁有些心煩意亂。

“陛下,馮中書令來了!” 就在永承帝又開始遷怒“何太後”的時候,小內侍跑來回稟。

“馮師傅來了?” 永承帝眼睛一亮,對啊,他還有馮師傅。

馮中書令,也就是永承帝口中的馮師傅,名馮壽。

他是先帝留給永承帝的三大輔臣之一,亦是先帝最信任、最器重的人。

當年起兵的時候,馮壽就是軍師,學識淵博,善於謀斷。

馮壽出身世家,卻因為某些原因而與家族決裂,成為了豪門棄子。

淪落江湖,成為草莽。

他吃了許多苦,更是幾經生死,他對家族,乃至整個世家階層都充滿怨恨。

先帝當年還沒有起兵,作為領兵的副將,澆滅山寨的時候,遇到了憤世嫉俗、一身反骨的馮壽。

隨後天下大亂,群雄四起。

馮壽便積極的勸說先帝“謀大事”。

當然,也就是造反啦! 先帝會起兵,確實有他自己的野心,但馮壽的攛掇、謀劃,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先帝南征北戰的時候,馮壽更是獻計獻策,運籌帷幄。

說他是先帝麾下的頭號功臣,一群牛皮哄哄、誰也不服誰的開國武勳們,卻沒有半點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