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5章 宮鬥不如造反(十二)

這位馮壽先生著實是個奇人。

大淵朝建立後,馮壽並沒有謀權奪利,接受先帝的高官厚祿,而是一門心思的做起了學問。

先帝覺得浪費人才,可又不想違逆的好友兼造反小夥伴的心意。

正巧沒多久,謝貴妃生下了大皇子。

先帝便請馮壽來做皇子老師。

後來又有了二皇子趙圭,先帝因為何氏不待見這個親兒子,本不願讓他跟著馮壽讀書。

但馮壽雖然總把討厭世家的陳規爛矩掛在嘴上,但他骨子裡卻最講規矩。

趙圭雖然不是長子,但他是皇後嫡子啊,是真正的皇位繼承人。

且當年趙、何兩家結盟,也是馮壽在中間牽線搭橋,並且極力勸說先帝。

馮壽對先帝的忠誠毋庸置疑,但他並沒有因為效忠先帝就仇視何皇後。

相反,看到何皇後被先帝打壓,馮壽還有些同情,並暗中提供些許幫助。

……幾個原因之下,馮壽竭心盡力的教導趙圭。

永承帝趙圭呢,因為先帝的偏心與冷漠,對於父愛格外渴求。

馮壽雖然不能代替父親,但也給了孩童時期的趙圭男性長輩的關愛。

兩人名為師徒,感情卻更加深厚。

所以後來,馮壽知道是何皇後順水推舟害死了先帝,他也沒有針對、報複。

他甚至勸著重病垂危的先帝立趙圭為太子。

當然,那時的何皇後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先帝不答應也不會影響大局。

但,能夠讓先帝開口,更加名正言順。

永承帝登基後,更不會遭受非議與汙衊。

馮壽作為先帝的鐵杆謀臣,能夠為永承帝做到這個份兒上,實屬不易! 另外,他還在先帝病床前發誓,一定會好好輔佐太子,不讓趙氏江山在他手裡斷絕。

就這樣,當了十來年閑散白丁的馮壽,被先帝封為中書令,與王源、趙爍一起輔佐新君。

馮壽估計是三大輔臣中,唯一一個願意讓永承帝盡快親政的人。

也是唯一一個不摻雜個人利益、家族榮耀,而一門心思為永承帝考慮的人。

“先生,您來了!” 永承帝快步迎了出去,在殿門外遇到了馮壽,他深深一揖。

看到永承帝尊敬、孺慕的樣子,胸中又急又怒的馮壽,頓時又壓下了種種情緒。

唉! 皇帝雖然“天真”了些,但本性純良,且他年幼,行事難免有不周全的地方。

作為長輩,不應該總是生氣、斥責,而是應該耐心的教導、規勸! 馮壽深吸一口氣,努力在心底這般勸慰。

幾個月前,馮壽的老妻病逝,他離京去料理後事。

他與家族決裂,但家族給他選中的妻子,卻是與他同甘共苦了三十多年。

他對妻子非常敬重,早些年他先是被驅逐出宗族、落草為寇,接著又是跟先帝一起造反。

妻子擔驚受怕,還要面對官府的追捕、各方軍閥的截殺,著實吃了許多苦。

唯一的一次懷孕,也是在躲避亂兵的時候流掉了。

後來,新朝建立,馮壽身邊的許多“同僚”,都甩掉糟糠妻、迎娶美嬌娘。

相較於那些見異思遷、背信棄義的男人,馮壽似乎更有理由停妻再娶——子嗣啊! 就是馮壽的妻子,也勸馮壽實在不行就納房妾室,總不好斷了自家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