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弄不好,興許還會鬧出兵變的禍事。
聖人自詡明君,絕不能做出這等讓功臣心寒、落人話柄的事兒。
所以,還是讓虞家人自己上吧。
他們內訌,他們兄弟鬩牆,最後分裂了虞家軍,也是他們自己的原因。
無論如何都怪不到他這個做皇帝的頭上! 而且,聖人把罪臣家眷流放到了他們自己的地盤,任誰聽了,不稱贊一聲“聖人仁慈”?! 人家又多了一個“真假世子”,呵呵,聖人可以想象,未來的虞家一定非常熱鬧。
他這個做皇帝的,只需高高坐在龍椅上,好好的看熱鬧即可。
宮裡知道了真假世子的事兒,虞家的姻親們也都知道了。
他們各有算計,他們各有反應。
最直接的關系人,侯夫人的親哥哥誠郡王,反倒是反應最平淡的一個。
他只是跑來跟妹妹抱怨,“你想救承嗣,也不能用這種辦法啊。
哎呀,你不知道,京城裡滿都是你的流言蜚語!” 誠郡王比侯夫人年長幾歲,今年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
他算不得昏聵,就是平庸。
而他的這種平庸則是遺傳自自己的親爹,上一任的誠王。
誠王不是生性平庸,而是被兄弟們慘烈的爭鬥給嚇得不得不平庸。
每日裡吃吃喝喝,賭個錢,逛個花樓,生生讓自己成了京城有名的荒唐王爺。
名聲爛了,人卻活了下來,還保住了一家老小。
不像其他的兄弟,因為那個皇位,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幾乎都沒個好下場。
誠王平庸的一輩子,活到六十多歲才薨逝。
壽終正寢! 也算得了個圓滿。
誠王薨逝後,他的兒子降級襲爵,成了誠郡王。
誠郡王不但繼承了老子的爵位,還原模原樣的複制了親爹的“茍”。
吃喝玩樂。
不務正業。
做世子的時候,是京城出了名的廢柴。
當了郡王,也是連親妹妹都嫌棄的無能之輩。
誠郡王:……對,我廢柴!我無能! 可我好好的待在郡王的王府裡,妻妾成群、兒女無數。
還有他的兒子,雖然當不了郡王,還能當郡公。
再怎麼降級,他的三代子孫都還能享受富貴。
至於三代以後,誠郡王就顧不了這許多。
他已經比同輩的堂兄、堂弟們強太多。
比自詡聰明、卻身陷囹圄的親妹妹也好太多。
哼,妹妹倒是聰明,身為女兒卻一肚子的野心。
結果呢,現在他們兄妹倆,一個在牢裡,一個在外面…… 誠郡王想到這些,腰桿子愈發直了。
訓誡起妹妹來,也格外有底氣。
侯夫人氣惱不已,她哪裡看不出哥哥的小心思。
都五十歲的人了,重孫子都有了,居然還這麼小心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