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康十四年,三月二十二。
昨夜一夜星辰燦爛,卻自黎明始,漫天烏雲遮天蔽日。
雖說春雨貴如油,可是……
天子千挑萬選出來出京圍獵的日子,卻等到這樣一個天氣,實在讓人尷尬……
崇康帝金盔金甲,騎乘御馬,在百餘位宗室王公、皇親國戚、武勳親貴和當朝重臣的護從下,先祭拜了奉先殿,又往重華宮和慈寧宮拜別了太上皇和皇太后,隨後領三萬御林軍中一萬五千兵馬,並五千隨駕侍奉之宮女、昭容、御醫、黃門侍者及御膳房、御藥房等,合計兩萬兵馬隨從出宮。
太常寺佈置的禮樂隊伍浩浩蕩蕩,帝王之樂貫穿了整座神京城。
四頭大象,四頭白鹿,十二匹白馬開道,盡顯祥瑞。
京兆府並長安、萬年二縣掌印官近來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召集百姓,教化叩禮,在今日迎聖。
聖駕自朱雀門而出,所過之處,御道兩旁的百姓便紛紛跪倒,山呼海嘯的萬歲聲。
御林軍、錦衣衛負責護衛事宜,賈琮這位當朝冠軍侯,親自穿著常服便衣,帶著上萬錦衣衛穿插在御道兩邊。
不止為了防止刺客,還要防止有人攔聖駕告御狀,上/訪……
這個大日子,若讓七八個告御狀的百姓攔下,崇康帝不可能當著萬民不理會,可真要理會,今日出行也就泡湯了。
有沒有上/訪人員呢,當然是有的……
後世尚且有,更何況當下。
賈琮自己都攔下了一樁,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好在那些鳴冤百姓的絕望嘶吼聲,被周圍的山呼萬歲聲壓住,不然今日要出大問題。
看著那一張張絕望的臉,賈琮到底不落忍,吩咐了將這些人全部帶入詔獄,事後過問他們的鳴冤之事,也算平復一下良心的譴責……
從卯時初刻起(凌晨五點),一直到巳時末刻(十一點),聖駕才終於出了明德門。
不過京兆府尹和長安、萬年縣令還有賈琮海松一口氣後,依舊不能鬆懈。
京兆府尹是衣紫袍配銀印的高配大員,賈琮更是當朝一等冠軍候,哪裡只能將天子送出城門就能了賬?
他們要一直護送崇康帝出京三十里,才能折返回京。
神京城至秦嶺鐵網山,總共也不過八十里的路程。
等崇康帝看到在人群中擠了大半天,一身風塵僕僕的賈琮來到御前,微微頷首。
雖不復往日謫仙下凡般的風采,顯得有些狼狽,但崇康帝卻沒想治他御前失儀之罪,反而讚許他忠於王事。
崇康帝是個十分務實之君。
隊伍每行十五里要停下休息半個時辰,順便整隊。
此時的軍隊比後世的子弟兵儀仗隊差的十萬八千里,雖也皆挑選的威武雄壯之卒,但走不到三里就亂了陣型,到十五里,簡直快成放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