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目標是趙國?”
焰靈姬、紫女、弄玉三女表示不解,疑惑。
韓非、張良、衛莊三人略微一想,恍然點頭,眼中閃過明悟之色。
張良當先道:“秦趙乃世仇,當年長平之戰,秦國武安君白起坑殺戰國四十五萬降卒,兩國之仇血染山河、不共戴天。”
“大戰時期,秦王政之父秦異人在戰國為質子,因為秦趙長平之戰,被趙人厭恨刁難,多少次險些身死;正因此,秦王政幼年生活多艱辛、凌辱。後來,少年時與母趙姬離趙歸秦,途中遭遇趙人刺殺,險些慘死。”
“綜上所述,對趙國、對趙人,秦王政甚恨之。”
衛莊點點頭,附和道:“子房之言乃其一。其二,長平之戰後,趙國一蹶不振,之後多次遭受強秦入侵,日漸削弱,曾差一點被秦昭王攻破邯鄲,覆滅社稷。”
“趙國鼎盛時期,舉國之力八十萬大軍,國力僅次於西秦;長平之戰後,威震中原的趙國一去不復還,如今可戰之兵僅剩二十餘萬。”
“趙乃秦百年之強敵,如今疲弱,正是攻佔的最佳時機;王上趙悼襄王年老,公子趙嘉、公子趙遷,二人之間的黨派之爭越演越烈;北境雁門關一帶,狼族(匈奴)、胡人、樓蘭時常南下入境侵擾,可謂內憂外患。”
韓非點頭,接過話道:“此乃其二。其三,兩國血海深仇,秦若攻趙國,秦國士卒必定奮勇殺敵,銳不可當;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秦軍士氣可用。”
“其四;趙國乃三晉之地最強之國,秦國一旦攻下趙國,魏國西、北兩處皆遭受大秦鐵騎鼎盛兵威,一旦戰事爆發,兩處同時用兵,攻取大梁城輕而易舉,三晉之地遲早盡歸於大秦治下。”
李輕侯笑了笑,最後道:“其五,秦攻韓國,戰略戰術之上,只能屈居第二;攻下韓國,秦兵將與南楚大面積接壤,楚國感受到威脅,極有可能派兵北上干擾秦軍後方;要知道,楚國雖不復楚莊王霸業時期,但舉國之力也有六十萬可戰之兵,是當今秦國最強敵手。”
焰靈姬聞言,恍然道:“這下,妾身倒是明白了。”
紫女美眸輕眨,坐在韓非身側,溫柔賢淑斟酒,丹唇輕笑道:“天涯四美這個稱號,真的很合適你們,單說這份默契,何人能比?”
“不過……”
弄玉詢問道:“李大哥,秦軍能攻下趙國嗎?若真的攻下,韓國至少有三年喘息之機,你們四人努力之下,國力未嘗不可能提升、壯大。”
“可如果,秦軍攻趙失敗”弄玉擔憂道:“就像您說的,秦攻韓國,策略居於第二;攻趙不利,唯有攻打韓國了。”
李輕侯聞言,沉默半響,徐徐開口道:“李牧不死、趙國不滅;除非大秦上將軍王翦親自領兵,且麾下將士五十萬之眾,否則,無人能勝利趙之李牧。”
“李牧?!”
焰靈姬驚訝道:“輕侯,你說的可是你琅琊榜——武將榜名列魁首的趙國上將李牧?你對此人的評價未免太高了吧。”
韓非卻是語氣沉重道:“輕侯兄慧眼識英雄,向來不說虛言,這李牧或許真有如此本領,咱們拭目以待吧。”
“如今八月下旬,待得九月秋收一過,大秦鐵騎定然東征,屆時、秦趙之戰,誰勝誰負,一見可知。”
這時,弄玉突然輕嘆一聲,感慨道:“要是大秦真的東征趙國,而且東征敗於李牧之手,然後把目標鎖定為韓國……那麼,李大哥之才、才是真正的可怕,窺探天下、俯視風雲。”
眾人聞言,悚然一驚,
如果一切真的如此,這般慧眼如炬、推演天下的神智鬼謀,李輕侯堪稱“多智近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