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6章 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視窗(2/2)

沒有撐著油紙傘的姑娘,但淡淡的憂愁已經在樊汀的心中瀰漫開來。

“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視窗,

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

楊謙沒有讓前奏彈得過分冗長,很快就進入了主歌。

果然是愁!

樊汀沒判斷錯誤這首歌曲的主要情緒!

但樊汀還是驚訝地張了張嘴。

楊謙的這個歌詞,格式上很有宋詞的感覺啊,4、7,4、7的斷句。

第一句聽起來更像,“一盞離愁”,一盞不說燈,而是將以前煤油燈的淡淡黃光渲染出的濃厚的離別愁緒來直接表作燈!孤單佇立在視窗,也是將主角的孤單具象化了。

這樣的活用非常有意思。

但問題是,下一句“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怎麼就變成了大白話?

不應該是繼續用詩詞的形式,來將整首古風歌曲貫通到底嗎?

樊汀覺得很困惑。

現在他們都流行這麼寫,儘管用的是自動押韻的歌詞生成器,寫的都是別說網友們聽不懂、他們自己都知道是狗屁不通的詩意歌詞......

不過,樊汀雖然不明白楊謙為什麼要這樣寫,但他能感覺到這首歌莫名地觸動了他!

好像是因為大白話的歌詞穿插進來,讓這樣的古風歌詞變得並不難理解,並不算文縐縐的詞句,也更能讓他們這些現代人產生共鳴!

真的是很奇怪又很有趣的發現!

“這裡面有什麼說法嗎?”

樊汀很渴望聽楊謙講解一下,但似乎他唱完歌就要下播了......

(注1:《東風破》,周杰倫的歌,周杰倫的曲,方文山的曲,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的中國風歌曲,方文山在一個節目裡說過“《東風破》之前,還沒有古風歌曲”——是的,他說的是古風。但古風和中國風就不要過多的爭論了,沒必要。還不如看看《東風破》,看一看年份才驚訝起來,這可是2003年的作品,已經問世差不多二十年了!

忽然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小寒今年也要三十了,青春記憶彷彿已經被自己甩在了身後,慢慢地奔向父母們曾經經歷過的人生軌跡......不過,再聽《東風破》,感動依舊在,就好像方文山說的那樣,“音樂有一個魅力,它會形成一個社會的共同記憶,某一個年齡層的族群,在年輕的時候,在某一個年齡的時候喜歡一個歌手,喜歡一個樂團,等三十歲、四十歲進入職場了,只要聽到那個歌手的一些片段,就回到青春時期了,它就是音樂的那種聽覺的魅力。”)

------題外話------

感謝fatfox911、秋之神光的打賞!!(づ ̄ 3 ̄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