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都可以。只是想要得到我的全部支援,必須要說服家老。居士可能有所不知,家老各個都是倔強頑固的老輩,說服他們可不簡單。”
提到家老,管相想起了陸風。那個老者直接將自己拒之門外,讓管相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防守可以說是滴水不漏,而且特別能沉得住氣,面對自己的嘲諷激將都能一笑視之為無物。
面對這等難纏的人,恐怕一般的說服手法不會起到什麼作用。
不過另外幾位家老管相還沒有見過。如果有機會的話,先和他們接觸一下,試試看能否將他們說服。
“如果可以的話?”管相說到,“不知可否安排我與眾家臣和家老會談一番。”
“喔?”西鄉侯起了好奇,他也想看看管相到底有多少實力。五個家老,尤其是陸風老爺子最難纏,究竟要多大的口才才能將他也說服呢?“既然居士這麼說,那我當即安排眾家臣和家老與您一見。”
…………
…………
這一安排,就花了三天。
管相隨著趙都督在天水城內休息。其間也大致瞭解了西鄉侯勢力的構成,以及西鄉侯本人的意思。
雖然西鄉侯有著最後的決定權,但只要有3個家老拒絕,事情就無法執行。如果雙方沒人退讓,那結果就是僵持不下。
......
西鄉侯本人不願意同意家老是因為他本人覺得投降劉響並不好。
有損家族名譽,且他也有意向聽聽看,如果選擇對抗劉響,自己有多少的勝算。
只可惜一眾家老好言相勸,以家族未來,為你著想等理由搪塞。所有人都主張投降,人心都沒有,從何談起反抗。
而趙都督那天私下裡的一番困惑也讓西鄉侯心生反抗的念頭。他現在需要的,是局外人的建議。如果管相能夠說服家臣和家老,那麼西鄉侯會考慮反抗劉響一事。
而管相這邊則是直接寫信給了公主,邀請她來天水城。
只要知道了西鄉侯有意向對抗劉響,這場談判會成功。管相只需要據理力爭,畢竟那幫家老又不是胡鬧蠻纏的傻子。凡事,總得講道理。
……
都府的議會亭中,一眾家臣正襟危坐,如臨大敵。聽聞是汝南居士管相前來遊說,眾人不敢怠慢。
而五位家老中只有四位到場,唯獨那陸風沒來。他本人以生病為由拒絕出面。不過相傳,他是奉著“眼不見,心為淨,耳不聞,心不煩”的理念拒絕出席。
雖然他本人不來,但是剩餘四位到場。
他們四個坐在最前面,各個信心滿滿,準備等管相出面之後與之舌戰一番。
管相的整整意圖,是為了拉攏他們加入公主。而公主的底細,家老們透過手下秘密調查,也知道了不少。
……
管相一身文人素袍出現在眾人面前。他拱手作揖,朝四個方向分別致以。
在場西鄉侯的家臣可有三十餘人,而管相區區一人面對所有,不但不緊張,而且淡定自若,一副遊刃有餘的樣子。
四位家老齊刷刷的作揖還禮,這場舌戰,就此開始。
打頭陣的是孫大人。他起身上前一步道,“我從政二十載,歷經艱苦的磨練與修行才得以扛下重任。而公主那邊我有所耳聞,盡是些年紀二十上下的年輕人,也不知道師從何人。就這樣一群年輕人,論資歷,論能力,何以當道?”
“鵬飛萬裡,不論年少。且自古英雄出少年,胸懷壯志與膽識,豈群鳥可匹敵?”
“殿下有上將羅雙,戰江由,守山險。統禦三軍,屢建戰功。又有上將上官氏。巾幗不讓須眉,力敵強者,以一擊三,一戰成名。勇武過人,三軍將領無一不服。還有公主殿下,身陷逆賊篡朝之險境,不但沒有茍且屈服,反而一心想著複興王國之大業。難道年輕就沒有資格?”
“且上將羅雙已經出兵劍閣,身先士卒,備戰待敵。準備與即將到來的漢軍決一死戰。而汝卻在這裡作口舌之爭。坐議立談,無人能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豈為天下笑?”
孫大人倒吸一口涼氣。本以為質問資格就可以讓他處於下風,結果管相越說越勇,越說越有理,反倒是質問起自己只會口舌之爭。
覺察到情況有些不對,家老之二,盧大人起身上前,替孫大人出戰。
“劉響大軍兵強馬壯,且作戰經驗豐富,是久經沙場歷練的虎狼之師。若你們真的有本事,為何還要請求與別人?”
管相微微一笑,回答到,“汝等兵精糧足,坐擁上萬精銳,又有山川險阻為隔。可惜你們有如此豐厚的條件還要主張你們的主公投降?這若是傳出去豈不是要被人恥笑?”管相繼續道,“我等出兵劍閣。準備據山險而抗擊之。區區千人,雖不能正面硬抗上萬殘暴之師,但我等先會借住地形優勢與之糾纏消耗,之後再伺機而戰。若是你們能夠相助,害怕沒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