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可減少董卓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這個亂世梟雄雖然不是導致天下大亂的根本原因,但卻是導火索,而且是焚燬洛陽城的元兇。此刻離董卓亂政只有五六年時間了,不能放過任何針對他的機會。
可眼下的難度在於如何讓崔超這些人相信,盧植能贏。
思索良久之後,趙普並未醞釀到更令人信服的言語,只好硬著頭皮道:“崔公,我以為盧將軍此戰必勝,我們當進軍廣宗斷去張角退路。”
“此話怎講?”崔超和李博對趙普斷言盧植必勝感到疑惑不解。畢竟怎麼看集結大軍的黃巾軍都是優勢方。
趙普道:“盧將軍與張角主力糾纏數月,雙方互有勝負,然而面對此次圍剿凜然不懼。他是最清楚張角的實力,選擇迎難而上,說明他有取勝之道。這是第一點。
盧將軍所率軍士乃是北軍五校,守衛京師的禁衛軍,我們漢軍精銳中的精銳,雖然兵力是劣勢。然而黃巾軍多是農民出身能否用慣武器都未可知,雙方戰鬥力可謂雲泥之別。這是第二點。
北軍五校共有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營。屯騎和越騎分別是漢人和越人南方百越人)精銳騎兵。長水營為精銳胡騎,又步兵營和長弩兵。兵種豐富,可適配各種戰術。對比連騎射都不熟練的黃巾軍,這是重大優勢。此為第三點。
有此三點,再加上盧將軍乃是天下名士,謀略膽識都是張角所不能及,所以我敢斷言盧將軍此戰必然大獲全勝。”
趙普一口氣說完,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他是信了。
崔超個別地方是沒聽明白的,比如兵種這個詞彙,但是大體知道趙普所陳述的意思。經趙普這麼一分析,他也覺得盧植的勝算是要大不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子陵以為如何?”崔超還略有些猶豫,畢竟此舉往小了說事關眾人前程,萬餘人身家性命,往大了說可能事關大漢王朝的命運。
李博對於崔超的分析很是歎服,但他依然認為事關重大,應該穩妥處事:“安定兄分析鞭辟入裡,令人擊節讚歎。但願如兄所言,盧將軍能夠旗開得勝。我贊同出兵廣宗,不過另一方面一定得密切注意鉅鹿郡那邊的形勢,一旦有變我們也好及時應對。”
崔超採納了李博的建議,在出兵廣宗的同時,派遣大量斥候密切關注主戰場的形勢。
高覽對於出兵廣宗有些異議,“我有一事不解,兩位先生為何會認定張角若是失敗會退廣宗,而不是高邑或者常山郡呢?”
他其實是建議先收復高邑,因為那裡離家鄉更近,收復高邑常山郡近在咫尺。若得常山郡便可將冀州和幽州的黃巾軍切割開來。
當然,他是在無法判斷假若張角失敗後會逃往何處的前提下做的抉擇。
李博道:“因為鉅鹿郡以北除了常山郡,黃巾軍已經漸漸式微。而東郡、汝南和荊州等地,黃巾軍依然勢大。廣宗靠近東郡、汝南等地,選擇退守廣宗等待援軍自然是首選。”
他又看向趙普,“安定兄深謀遠慮,真乃濟世安國之大才啊!”
“愧不敢當,愧不敢當……”趙普被他一誇頓時有些臉紅,選擇廣宗他可沒想那麼深遠,完全靠得歷史知識。
在短暫的商議之後,眾人一致決定發兵廣宗。
李博留守安平,防止小股亂軍擾城,同時坐鎮後方關注戰場形勢,及時應對。
崔超以高覽為先鋒領兩千人先行,他和趙普則率八千大軍浩浩蕩蕩向廣宗進發。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