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橋山的寓意,不是漂浮的橋,它是音譯過來的名字。
在當地原始居民的土話中,“浮橋”的意思是,通往天國的門。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通往地獄的門。
反正都是死人去的地方,沒啥區別。
我只要給車上的人講一講山名的來歷,恐怕就能嚇退一大半的人。
只是不太好講。
關於浮橋山的由來,首先要從地理方面說起——
很多人不知道,浮橋山其實是兩座山。
它整體的樣貌,可以類比於女人的胸,如果男人胸肌發達一點,也差不多,雖然比喻有點低俗,但就是這個樣子,兩座山頭中間有一條很深的溝,正經說是大峽谷……
之前說過,浮橋山位於南北分界線上,北邊有人住,南邊無人區,分界線正是那條大峽谷,南北各有一座山頭。
今天要去的浮橋山,是北邊的這座山頭。
我們龍嶺山區的人,之所以沒人涉足南邊的無人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條深不見底的大峽谷,天然隔開了南北兩岸,想要過去的話,需要長一雙翅膀飛過去。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沿著峽谷一直往西走,走上幾天幾夜的原始森林,走到內蒙的境內,繞過峽谷再走回來。
真有人這樣走過,到過南邊的無人區。
只是沒有回來的。
介紹完地理方面,就很容易理解,浮橋山為什麼叫通往天國的門——
相傳,住在這裡的原始居民,由於世代無法到達峽谷對面,所以把對面神話,比作天國。
他們發現,峽谷兩岸有兩座一模一樣的山,他們堅信,這兩座山可以互通,是到達對面天國的唯一途徑。
他們還發現,每年的月夕,圓月照上兩個山頭的時候,會出現層層光暈,猶如天國之門正在開啟。
於是便形成了一個世代延續的習俗:
每年的月夕,也就是中秋之夜,會選出一對幸運男女,在北岸的浮橋山頂舉行登臨儀式。
儀式上,被選中的幸運男女,會被蒙上眼睛,帶著無上的榮耀,跟隨著自己的心,一步步走向天國之門。
墜入峽谷。
大家相信,幸運男女已經到達了對岸的天國,繁衍生息,過著神仙一般的生活。
這便是“浮橋山”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