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五章談判桌上的父子

日本,東京

“哈!”

“哈!”

……

一個戒備森嚴的宅院之中,一個穿著和服的消瘦老頭正手裡拿著素振刀賣力的揮舞著,嘶吼著,似乎空氣是他生平最恨的敵人,半晌之後,隨著隨後一聲呼喊停止,手中的素振刀也垂落了下來。左右活動了一下脖子,眼神中滿是的兇狠消失不見,變的有些惋惜起來。

“伊藤博文死了?”山縣有朋先是念叨了一句,隨後又朝著如今的日本首相桂太郎問道:“確定嗎?”

“確定,老師!伊藤公爵的遺體正在往回運輸。天皇陛下打算在日比谷公園為伊藤公爵舉行國葬!”桂太郎接過素振刀,同時遞上毛巾,恭敬的說道,也就在明治天皇和自己老師這裡,他才是這樣一幅溫順的樣子。平時嘛,堪稱瘋狗……

“死了啊!就這麼死了!”山縣有朋喃喃自語道。

山縣有朋這人,在後世,還有個綽號——皇軍之父。可以說,他算是日本****萌芽的奠基者。

年輕時的山縣有朋可以看做是林則徐式的英雄,因為參與了抗擊英法荷美四國聯合艦隊炮擊下關的下關戰爭。戰爭中他身先士卒,右腕和腹部中彈負傷,成為日本攘夷運動的先鋒。在明治維新之後,成為了明治一朝少有能打仗的功臣,曾在伊藤博文之後,擔任過日本第三任首相。

“老師,現在可沒人和您作對了!您也終於可以付出……”桂太郎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聲厲喝打斷。

“蠢貨!伊藤博文的死是對於大日本帝國的削弱!”山縣有朋憤怒的說道,連毛巾都甩到了桂太郎的臉上。“查清楚死因!我就不信了,區區一個朝鮮殺手,能這麼簡單的就在冰城得手?”儼然,沒有了平時那一副瞧不起伊藤博文的樣子。

明治維新的一些老夥伴到現在一個個身死,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兩人鬥了已經很多年了,現如今,日本國內有著兩股勢力,一股是以伊藤博文為首,精英認同的鴿派,對於日本的發展持有較為平和的態度,不支援激進擴張,堅持一步一個腳印。一股就是以山縣有朋為首,軍人認同的鷹派了,主張以激進的擴張來增強國力。

山縣有朋、伊藤博文的矛盾始於1894年,在中、日的甲午戰爭爆發之後,身為陸軍元老的山縣興奮極了,他親自揮刀上陣,擔任第一軍司令官,指揮日軍擊敗清軍,攻佔平壤,然後率軍渡過鴨綠江進入中國境內,連克九連城、丹東。

由於日本第一軍的連連得手,清軍的節節敗退,山縣是越打越亢奮,甚至打算殺入中國內地與清軍主力決戰,效仿一波多爾袞,直取山海關。

同時,山縣向日本本土提出了《徵清三策》,極力主張冬季作戰:1.從海路至山海關再次登陸作戰,建立勢力範圍,準備進行直隸作戰;2.向旅順進軍,將兵站基地移至不凍港為日本艦隊尋求港口;3.立刻北進,攻取奉天。山縣在《徵清三策》中提出南迫京津,北略奉天,同時開闢兩個戰場的戰略方針。

在這裡就能看出後世侵華戰爭的影子,也可以看出這人對於日本軍方的影響有多深……

不過,此時提出兩個戰場同時作戰的時機並不成熟,因為清廷可不是那個集合體政府,此時的清廷在國際上依舊有著自己的地位。首先是西方列強,為了保證自己在清國的利益肯定會干涉。其次,北洋水師尚在一部分,日軍的補給線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徵清三策》被時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否決,同時定了下攻擊齊魯威海衛的北洋水師軍港,以及南下攻擊大島的上策,並開始調集兵力實施。

但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山縣悍然的獨斷專行,違抗日本本土的指示,私自下令桂太郎師團進攻海城,遭到海城清軍奮勇抵抗而陷入泥潭,而日本國內無足夠的兵力再去支援海城,慘遭大敗,被調回國內。

自此,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兩個人矛盾算是不斷的被激化,兩個人的明爭暗鬥從未停止,而作為日本原首相的伊藤博文為何會被調任朝鮮當統監,這也是如今山縣一系得勢,而造成的後果。要不然,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真的是日本沒人了,才會派為自己立下汗馬功勞的首相去治理嗎?

當時為了讓伊藤博文去朝鮮,日本國內的可是好好的對策了一番,最後借歌姬之口,才將這個訊息順利的讓這個寧可居無竹食無肉,不能無女人的日本公爵接受去朝鮮的調令。

“老師,您讓我去查伊藤公爵的死訊?”桂太郎有些驚訝的問道,當年的慘敗,他可是執行者,歷歷在目,這對兒師徒視這次的慘敗為奇恥大辱,所以連帶著將造成海城慘敗的罪魁禍首可是恨得要死。

“你去!菊機關對於北滿的滲透嚴重不足,你去找安田善次郎,透過我的授意,他在冰城有著合作伙伴,這種事兒,倒是能看出菊機關於冰城那家清國商會的分析報告是否準確!”山縣有朋說道。

安田善次郎,安田商會的掌門人,這人在日本政界最大的後臺便是這位明治功臣,山縣有朋。而一個日本頂級的財閥勢力當初為什麼會接見谷庵升這個清國商會的掌櫃?味精有著一部門魔力,但是更多的還是一次閒聊中這位安田商會靠山的示意!

“知道了,老師!”桂次郎看著自己老師的表情,就知道這事兒不是開玩笑,也就捏著鼻子認了下來,他還以為自己老師會和他一樣,聽聞伊藤博文的死訊會彈冠相慶一番。

“還有,告訴你的人,我會出席伊藤博文的葬禮,他就是死,送葬的時候不能太難看……”山縣有朋說完就朝著房間裡走去……

冰城

清廷總算是後知後覺的介入了俄、日在冰城的會晤,來到冰城的是錫良,如今的關東總督,有著清廷的授意。

一下火車,這位關東總督就在馬車中看到了冰城的繁榮,很是感慨了一番,俄國人的確厲害,一個原本的小漁村,也就10年的光景卻成了如今關東現在首屈一指的工業城市。

因為剛剛出現了刺殺行動的關係,錫良在冰城多逛,而是在保險隊的護衛下直接前往了濱江城,似乎在這裡才會安心。所以,他也就錯過了真真切切體會為何冰城如此繁華的原因,俄國人只是起了一部分的作用,但是近幾年冰城才是發展最快的,為什麼呢?因為漢耀!

自此,清廷最後一次錯過了評估朱家大部分勢力的最後一次機會。

從小青山回來的朱開山也是一路相陪,臨近傍晚,朱傳文也是匆匆趕了過來,面見了這位清廷的重臣。

“大人!”朱傳文朝著錫良一拱手。

看著這一副外國人打扮的朱開山之子,錫良內心有些不喜,但是又因為朱傳文今天去了安德烈那裡打探訊息,還是硬擠出一絲笑意,朝著他內心很是滿意的朱開山違心的說道:“開山啊,這就是你兒子啊,不錯,很精神。”

“正是犬子!”

還真是虎父犬子,錫良內心中腹誹了一句,“來,傳文,說說如今俄國人的打算。”

“大人,安德烈那邊已經開始從國內運作了,他也會晉升少將,這支他耗費了幾年心血的守備部隊會成為他少將的直屬隊伍,這次很有可能改駐伯力城。”朱傳文將今天探得的訊息全部告知了錫良。

“那依照你對俄國人瞭解,他們會如何?”

“應該會從海參崴大本營換防守備部隊……”朱傳文如實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