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 一騎絕塵 第二章 冬又至

劉家村多為劉姓之人,百年前一場洪澇,數十家劉姓人遷居於此。村民在這荒山之上開墾了數十畝薄田,老弱婦孺便以此為生,拮据度日;青壯年身手靈活,進山打些獵物,以皮毛肉類,到附近的大鎮上換些生活所需。

此處距離蒼狼嶺只有數十里,清晨之時,白色瘴氣蔓延,幾乎都要漫過小山村。好在陽光照耀之下,這些劇毒瘴氣便會迅速退去。並非是這些人不怕這瘴氣,而是現如今這世道,能有幾分立足之地實在不易。

稍微富足一些的村子,一年之中,能有四五波馬匪光顧。不僅搶奪糧食金銀財物,更是強搶女人,一言不合,動手殺人更是家常便飯。直到樊勇做了定遠校尉以後,附近的馬匪才稍微收斂一些。十餘年前蒼狼幫於此處立足,廣開山門,大肆招收門人弟子,馬匪算是煙消雲散了。只是這些人於此處生活了近百年,這瘴氣退的越來越遠,生活眼看就要好起來了,也無人再主張回到祖地。

冬至的父親冬望以及祖上並不在此,而是外來之人。據說祖上乃是曾經獨霸“緣塵大陸”的超級大國“緣塵國”的冬官世家,負責推演曆法。如今這世上所流傳的紀年之法,便是出自其先祖之手。只是後來緣塵國衰落,分崩離析,十數個國家群雄並起,這一曾經顯赫的家族面臨內憂外患,終是沒落了下來。

冬家的族地位於如今的楚國,即便如今,仍是一個無比強大的國度,繼承了“緣塵國”的大部分底蘊。“緣城”便是楚國的京都,亦是曾經的緣塵國京都。

冬至如今所在的虞國,位於緣塵大陸最北端的東北一隅,能有三千里方圓,相比佔地數萬裡方圓的楚國來說,算是一個小國。虞國大半疆域常年覆蓋在蒼茫的冰川之下,人煙稀少。北面是終年不化的“冰封海”;東面是浩渺不知幾何的“東海”;西面與幽國劍拔弩張,常年大戰不休;南面與項國和酆國接壤。再往南,才是楚國!楚國都城距離虞國足有數萬裡,凡人需要數年跋涉,才能到達這無數人嚮往卻又從未去過的富饒豐沛的國度。

……

往年幾乎都要漫過村落的濃濃瘴氣,似也減弱了許多。即便是清晨瘴氣最濃的時候,在劉家村也再難見到。或許是因為奎狼幫的出現,發生了某些不知好壞的變故。

這一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尤其是清晨。冬至的小臉上紅彤彤的,口鼻呼呼的冒著熱氣,站在四十九根梅花樁上騰挪跳動,似是一隻靈活小巧的猴子。

這四十九根梅花樁是周苴在十年前弄得,當時冬至還只有三歲,已經不記得太多事情。只是依稀間記得周苴曾說過一句話,若你有一天能從中找到第五十根樁子,就算是及格了!只是年幼的冬至雖然聰穎,卻是剛剛識數的年紀,更是難以從中發現何種玄機。

身為早產兒的冬至,打小時候起身體便虛弱,整天一副病懨懨的樣子,那每天一碗的黑色藥湯陪伴了他整個童年。一歲半才能走路的他,便又立刻落入了周苴的魔掌!美其名曰:後天補足療法。

周苴傳授了冬至一種名叫‘梅花十八步’的步法,落腳之際可急速踏出五步,呈梅花狀,四虛一實,講究一個飄忽不定。這種梅花狀的步法共有十八式,故而名曰“梅花十八步”。其實說白了就是鍛鍊反應速度,在爭鬥中讓對手無法預判,從而佔得先機。因為對敵之時,每一次腳步的移動,都會帶動身體跟著移動,以維持身體的平衡。若是碰上爭鬥經驗豐富的對手,定然處處受制。所以梅花十八步便是專為此而生,若想迷惑他人,首先便要迷惑自己。

梅花樁大小粗細不一,高矮參差,冬至每天都摔得鼻青臉腫,多次都想放棄。只是在周苴軟硬兼施之下,小冬至被折磨的哇哇叫,母親劉穎雖說心疼,卻也知道周苴的用心,只是偷偷的抹眼淚,小冬至見此,知道沒人能夠幫助自己,再也不敢提放棄這兩個字。

在冬至看來,周苴既是嚴師,亦是益友。雖然周苴整天一副邋遢落魄的樣子,可是眼睛一瞪,便能瞪出一番宗師的氣度來。清晨練習步法,上午讀書寫字,中午一碗湯藥,加上週苴的一個故事,下午則是自由支配,一般是幫助父母做些家務,又或者是跟虎子哥玩耍。不過自從小冬至識得了上千字之後,便喜歡泡在周苴那又髒又臭的房間裡。他的房間裡總有許多雜七雜八的書籍,有的卷皺如廁紙一般,有的封皮都不見了,還有的只剩下了半本……

不過在年幼的冬至看來,這裡便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是一扇可以看遍世界的窗戶,是一條瞭解世界的途徑。尤其是一本薄薄的《仙凡沉浮錄》,幾乎都能背下來了,對其中所展現的光怪陸離,精彩紛呈的世界充滿了嚮往。

‘梅花十八步’講究眼到心到,心到則身到。這門步法算不上高深,以冬至的知識,也足以將這門功法剖析的透徹無比。只是無論如何明白,身體跟不上,就只能一遍一遍體會失敗的滋味。重點是反應速度,以及身體的協調能力,鍛鍊的是隨機應變。初始時,梅花樁的每根木頭落腳點足有碗口大小,步法每進一層,周苴便會將梅花樁削去一圈。經過十年的鍛鍊,冬至的腳丫子長大了不少,可樁子如今只有拳頭大了。

天上的太陽散發出昏黃的光,不似早晨,倒像是黃昏一般,讓人提不起興致。跟著太陽一起升空的,便是那不知何年何月便存在的一個巨大的圓盤,並不耀眼,大致呈圓形,靠近太陽的一側線條分明,像是一條弧形的鋒刃,遠離太陽的一側與天空交融,難以辨別出邊際。它有車輪大小,散發著白色的光,其上隱約可以看見光暗交錯,似是有山巒起伏。雖無法與太陽爭輝,卻以壓滿半個天空之勢,奪走了太陽不少的風頭。

今天正是冬至日,小冬至也是這一天的生日。傳說中,數萬年前的歷法,是以這一天作為新年,後世雖然小有變動,卻並無大的不同。冬至的父親並不清楚這一天有什麼具體含義,只知道這天對於冬家以及後人來說意義非凡,便給孩子取了個冬至這個名字。為此,好多人還勸說過,因為“冬至”實在不是一個像樣的名字。

有鑑於此,周苴便給冬至取了個字,其實也說不上用心與否,只是用了十一月的古稱“周正”,便草草了事。冬至的母親一度以為,這是周苴一個並不好笑的玩笑,因為,身為早產兒的冬至出生之時尖嘴猴腮,面板蠟黃,像個沒毛的猴子,取字“周正”便是希望能長的端正一些。

自緣塵國衰落之後,由楚國新任冬官,欽天監監正規定“斗柄回寅”這一天,取代冬至日,成為新曆的新年。但是還有流傳下來的風俗,人們習慣在這一天吃餃子。

推歷之人均是透過觀象授時,來定下曆法。曆法的推定並非簡單之事,白天記錄太陽日照角度、時長、方位的器具叫做日晷,夜晚記錄星象的叫做星圖,數十年如一日的記錄,找出規律,兩者結合,才有了最原始的歷法。

透過記錄太陽的週期變化,將白天最短,夜晚最長這一天為歲首,即冬至。這一天陰極之至,陽氣始生。

星象發展的源頭是紫微星,因為人們很早就發現,夜晚會有一顆最亮的星,永遠在北方,被稱為北極星,亦或是紫薇帝星。

圍繞著紫薇帝星有七顆很亮的星體,組成了一個勺子形狀,被稱為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位一直在變化,每過一年,斗柄便會旋轉一圈。將這個圓十二等分,正好對應十二地支,當斗柄指向寅位(兩點鐘方向),這一天之後,萬物復甦,大地回春,便將冬至作為歲首的傳統棄之不用了。

……

劉家族長用兩張上等的雪狸毛皮去附近的鎮上換了數十斤雪白的白麵,包了滿屋子的餃子,請村裡所有人一起過節。這劉家也算是一箇中等家族,往上數個七八代,都是一個祖宗,只是這世道不太平,多年顛沛下來,也只有不足百人。冬至的母親劉穎,還要喚族長一聲三爺爺。只是家裡的父母早亡,雖說不上無依無靠,卻也是日子清貧得緊。

十三歲的冬至晨練過後,穿上了母親新做的羊皮襖,高興地來到了族長家。

隔壁的李嫂看見冬至,陰陽怪氣的說道:“呦!這不是冬瘸子家的黑小子嗎!怎麼?又過來吃白食了?”

冬至的父親冬望是個看上去有些書卷氣的中年漢子,膚色略黑,臉上時常掛著溫和笑容。他的儒雅不是裝出來的,年幼之時讀過幾年書,卻由於冬至的祖父突然病逝,被迫做起了苦工養活自己。年輕時在定遠縣跟著一個老師傅學了幾年泥瓦匠的手藝,勉強混個溫飽。不過後來聽說是從房頂摔了下來,摔斷了腿,便失去了定遠縣的活計,幾經輾轉,來到了劉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