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40 工分(一更)

顧珩跟著就跟著吧,姜嫻發現自己對這男人已經縱容的不像自己了。

就是沒脾氣就是了。

中午在家剛吃完午飯,姜嫻就在家忙活起來了,忙著包餃子呢。

顧珩帶了魚回來,其中有兩條半米長的鮁魚,這種魚刺少肉嫩,正好可以做餃子,屬於鮮物。

冬日裡,冬筍也是鮮物之一,可惜的是,冬筍味美難找,閒暇時,在竹林子裡尋找冬筍的人不少,可惜能挖到的嘛……不多。

這種常規情況不包括姜嫻,她壓根不跟村裡的鄉親們湊一起挖冬筍,她都去深山裡。

無人爭搶加上有挖冬筍的法子,所以姜嫻可謂一挖一個準,好在她懂得避嫌,從不在村裡人面前露了什麼,不然,可能又要被閒言碎語淹沒了。

把冬筍焯水後切的細細的,拌在鮁魚餡中,到底捨不得完全用白麵兒,主要也不是捨不得,主要是大伯母跟盯著小賊一樣一眼不錯的盯著她。

在姜嫻身邊待著的,除了大伯母,還有顧珩,還有她家眼巴巴的小七小八。

小七小八且不提,大伯母也是個神奇的人,灶間本就不大,顧珩幫她揉麵來著,大伯母站在一旁監工,三人擠在一起,再加兩個小娃,不覺得擠得慌嗎?

姜嫻朝顧珩使眼色,意思是你先出去吧。

這麼擠著,難受不?

結果顧珩揉麵更起勁了,裝作看不懂呢。

罷了,這兩個都是神奇的人。

餃子皮依然是三分白麵七分玉米麵,不過,用的是篩過的細玉米麵,姜嫻還加了點糯米粉,餃子皮就散發著濃濃的糧食香氣,顧珩揉麵一絕,餃子皮勁道有彈性。

做完餃子,姜嫻還做了魚丸,除了鮁魚,顧珩這次帶回來的魚不少,姜嫻做這些,也帶了顧家的份,剛做完,就聽到外面敲鑼打鼓的喊:要到曬穀場集合。

姜嫻一愣,倒是大伯母頓時眉開眼笑:

“快走快走,有好事兒呢。”

姜嫻微挑了下眉,想起今天一早天沒大亮,大伯父匆匆就坐牛車去了公社,說是去探探他們隊今年工分的核算標準下來沒,還有大隊能分到多少糧食云云。

如今看來,應該是有了確切的訊息。

今年作為先進大隊,工分肯定比去年要值錢些,如今大家所關心的無非是漲多漲少的問題。

麥收大隊之前也當過先進大隊,還不止一次,不過功績有大小,以前就是普通的功績,好比一整年下來,麥收大隊糧食產收雖然不算最高,但糧食質量優良。

但這種功績屬於平常,便是得了先進大隊,一個工分值的錢也就提升個一兩厘。

可是這一次不一樣了,姜大伯父提前就得了公社龔書記的提醒,說這一回,麥收大隊的工分值錢不老少呢。

只因為,今年公社還把麥收大隊報到了縣裡,在縣裡評了個縣先進大隊。

龔書記還鼓勵姜大伯父,若是明年麥收大隊再接再厲,有望報到市裡,要是評到市級先進大隊,那工分肯定就更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