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39 臨別前夕(二合一)

孩子們的話,姜嫻聽過,一笑了之,面狠心善啥的,可能真的是誇她吧。

第二天,姜嫻、姜建峰還有姜愛國以及李秀英提著蹄膀還有五斤羊肉,去姜嫻外婆家走親戚拜年去了。

前些年,日子不好過,家家能有點糧食就不錯了,就這點糧食,都要防著親戚來勻走,不是心狠,而是那些個糧食都是救命糧。

老天爺到底是沒有那麼狠心的。

連著三年風調雨順,瑞雪兆豐年,雖然家家戶戶還是沒什麼餘糧,但至少能混個飽肚子了。

姜家也是如此,但因為姜家人大多能幹,大的勤勞,小的懂事,按理說日子應該過得比旁人好一點。

尤其,姜家人不默守陳規,幾乎人人都有自己打牙祭的“野路子”。

可姜家人的日子也並沒有比鄉里其他人好三分。

畢竟,姜家負擔也重。

一則,姜家人對自家子弟,都要求讀書,許是因為姜大伯一家的引導,姜四哥姜建松還是大學生,因此,姜家族內,孩子們無論如何,都是要念書的,或多或少,唸到不能念為止。

這筆開支就很驚人了。

如同姜嫻,在“睡”過去之前,那可是在縣裡唸書的。

生活費、學費都是開銷啊。

二則,姜家兒子多,長大了是壯勞力沒錯,可在他們小時候……每個人的胃好像沒有底一樣。

不是有句俗語嗎?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姜家人是真的深有體會的。

也就是姜嫻醒來的這一年,姜家的日子突然好起來了。

所以,姜大伯母房前屋後的誇姜嫻是小福星。

其實,姜嫻自己不認為完全是她的原因。

而是,在她醒來的這一年,恰恰迎來了姜家“收穫”的時候。

她醒了,她不再只是從前的她,她能進山打獵,採藥,固然能改善家裡的吃飯環境。

但其他人也在努力。

大伯這一年,力排眾議,讓麥收大隊直接晉級了先進大隊,連帶的,不僅帶動了大家的好日子,他自己也運氣和努力並重,成了麥收大隊的大隊書記。

今年,四堂哥出師滿三年,醫術也逐漸受人信賴,名望上升的同時,收入也上升了。

還有五哥,透過自己的努力進了元件廠,如今更是進了研發部,這可是出骨幹的部門,未來可期。

便是姜愛國呢,也在努力的尋求更好的時機,想跳槽呢。

每個人都在努力,雖時常有分歧,但都是一家人,心是在一起的,勁往一處使,何愁家業不逐漸興旺呢?

正是因為日子好過了,姜愛國才有底氣帶著老婆孩子去丈人家的時候,帶上肉。

姜愛國今日在把肉裝進竹簍裡,上面又仔細鋪了一層幹荷葉,最上面鋪了山裡採的菌子和山核桃,還含情脈脈的看著李秀英,感性道:

“秀英,以後每年,我都讓你能帶肉給咱娘送過去。”

李秀英點點頭,同樣動容道:“好,愛國我一直都是相信你的。”

姜嫻渾身一抖,一言難盡,他倆肉麻的勁兒,比她這個曾經“專業”的還要專業。

她爸這個樣子,估摸著也只有她媽受得了了。顧珩都不這樣。

她不想看相視而笑的兩人,扭頭看了一眼姜五哥,人家檢查著腳踏車呢,臉上啥表情都沒有。

很明顯,姜五哥要麼已經習以為常了,要麼就是眼被閃瞎了。

而更明顯的是,他眼沒瞎。

所以,大概還是她道行不夠呢。

去了她外婆家村裡,依然在村口看到了不少人,這冬日裡,大家比平日是要閒一些的,貓個冬曬個太陽再正常不過了。

許強和姜愛國熟悉的很,一看到來人就湊過來,把姜愛國從腳踏車上扒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