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卿微微一笑,言道:“要不今晚我將自己今日的言論整理繕寫一份,送給大家便可,用不著現在麻煩。”
富弼欣喜點頭道:“如此最好,那就有勞崔郎了。”
這時候,有人提出異議道:“崔行長,你剛才所言的這些,都是建立在百姓們能夠吃飽穿暖的基礎上,倘若大家都吃不飽,穿不暖,又如何能夠發展你所言的那第二第三產業?”
童州也是苦笑言道:“吃飽穿暖乃是頭等大事,歷朝歷代都不能圓滿解決,就目前而言談何容易,崔郎之話實乃鏡中花,水中月啊!”
此話無異於一盆冷水,頓時就澆滅了富弼等人心頭之火,使得他們全都從欣喜中冷靜了下來,全都望著崔文卿,靜待他的回答。
崔文卿鎮定自若的笑道:“其實,關於這兩點,我已經在開始做了。”
“開始做了?何意?”童州一頭霧水。
崔文卿開口道:“剛才我已經說過了一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要奠定第一產業的基礎,首先在於吃飽穿暖,那就是提高糧食生產,提高布匹生產。對於提高布匹生產,前段時間我已經請求朝廷,遷移了不少黎族人前來北地四州,發展棉花種植,改善紡織工具,目前黎族德倫巴郎族長已經率千餘族人抵達,正在選址造城於北方長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棉花種植一定能夠在河東路一帶推廣開來。。”
“至於糧食增產……”
聽崔文卿說到這個問題,在場的所有刺史全都豎起了耳朵認真傾聽。
畢竟,此乃一個關係甚大的問題。
在亂世,糧食乃是價比黃金的存在。
昔日唐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齊太祖之所以能夠崛起於洛陽,平息中原各地割據軍閥,是因洛陽含嘉倉內堆滿了數不盡的糧食。
在別的起義軍四處找吃籌穿的時候,大齊的軍隊頓頓白米飯,哪能沒有戰鬥力?
故而,洛陽存糧便是當年齊軍最大的依障。
即便如今盛世,糧食也是關係到廟堂安穩之重要物資。
就拿刺史們而言,州郡糧食收穫數量便是當年他們考功升官降職的重要依據。
倘若糧食收穫不力,刺史們所不定還會遭到罷黜。
故此,他們才露出了認真傾聽之色。
崔文卿也不多賣關子,沉聲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糧食生產方面,我們可以研究出雜交水稻,從而提高糧食產量,達到增產的目的。”
“雜交水稻?”
此言一出,立即引來了陣陣驚歎。
“甚?雜交水稻是何物?王刺史可曾聽過?”
“沒有,本官從未聽聞此物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