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燈燭下,崔文卿抬目望去,可見蘇軾寫的為一首《西江月》,題目為《梅花》,顯然是一篇以花喻人之文章。
全詞為:“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再看蘇軾,當看到崔文卿所寫之詞,蘇軾微微一怔,瞬間露出了振奮之色,哈哈大笑道:“文卿兄啊,這一局,只怕是我要勝了!”說完,竟是高興德手舞足蹈,眉飛色舞。
崔文卿微微一笑,再看向自己所寫的詞,題目為:《南歌子·香墨彎彎畫》。
而全詞是:“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
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
亂山何處覓行雲。又是一鉤新月、照黃昏。”
的確,比起蘇軾這首詞來,崔文卿這首詞很明顯要略遜一籌。
見狀,崔文卿心悅誠服的拱手笑道:“蘇兄高才,這一局在下認輸了。”
蘇軾大是得意,笑道:“說起來文卿兄這首詞亦是不差,在下僥倖獲勝而已,過獎過獎。”
見到蘇軾興高采烈的模樣,崔文卿不由暗暗一笑。
在剛在作詞的時候,崔文卿原本想寫李煜的《長相思》,或者王觀的《卜運算元》。
以這兩首詞的水平,想不獲勝都是非常困難。
只不過待到寫詞的時候,崔文卿轉念一想。
若他次次都勝過蘇軾,每每都贏過他,即便蘇軾表面上不會有什麼,然內心必定會有所想法。
畢竟維持兄弟情義最重要的是志同道合,而非是挑選一個比自己強的人。
所以為了維繫與蘇軾之間的友誼,也為了留給蘇軾顏面,所以崔文卿選擇輸掉此輪。
這也是兄弟之間謙讓之理。
果然,取勝之後,蘇軾一掃剛才的凝重之態,瞬間就變得意氣風華起來,顯然為勝過崔文卿而非常高興。
見狀,崔文卿心頭也是由衷高興,在他眼中,勝負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義。
而從目前來看,他也是做對了。
待吳柔萱將第二輪詩詞送到大帳內,自是激起了一片驚歎之聲。
對於蘇軾這首《西江月·梅花》,陳寧陌也是讚不絕口。
然可惜的是,雖然崔文卿故意輸給了蘇軾,卻有人比蘇軾更為厲害。
蘇凝以一首《蝶戀花·嬌娥新婦》,勝過了蘇軾,取得了第二輪的頭名,而《西江月·梅花》屈居第二,倒是令崔文卿和蘇軾有些想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