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5章 這般風情

 老譚一愣,“唐老闆如此年輕,就敢說這樣的話,要知道,光是這玉石的種類,就成百上千,而且還有各種沁色包漿,五花八門。說實話,就算是我自己收藏的,也有幾件斷代不太明確的呢,”

“老譚,瓷器比玉器更復雜。這個筆筒,沒底款兒,唐易能一眼看出是康熙民窯,真不是一般人,”毛逐在一旁笑道。

唐易沒說話,看了一眼毛逐,心想,老譚是很精通玉器,但是過於痴迷,似乎精神上已經有點兒魔怔了。

老譚低頭,像是在想什麼。

“上次毛逐幫我賣了一件民國的老紫檀持珠,而且一點抽頭都不肯要,我才交了這個朋友。今天唐老闆也幫了我一個大忙,眼力更不用說了,擇日不如撞日,既然唐老闆是個專家,那咱們一起去看看我的藏品,我斷不了的,還請唐老闆幫著斷斷,”

老譚好似下定了決心,抬頭說道。

唐易知道,要不是自己誇下海口,說什麼樣的玉器都能認,老譚恐怕不會讓自己登門的。

他也很好奇,老譚到底收藏了多少玉器,而且,從他手上這件黃玉扳指來看,的確是好東西,這還是帶出門的。而鎖在家裡的,想必更有看頭。

老譚收了攤子,唐易和毛逐跟著去了。

老譚的家距離古玩街不遠,是一處單位宿舍院,但是樓體都很老舊,約莫怎麼也得三十年的老房子了。

“老譚,這麼早收攤了啊,”傳達室的門衛大爺打了聲招呼。

“有倆朋友來了,晚上吃完飯找你下棋啊,”老譚笑道。

“不成。今兒我就值班到六點,夜班是大李,今晚我得早回家,小孫子過生日,”門衛大爺應道。

“看把你忙乎的。”老譚走進院子,手很隨意地擺了擺,又對唐易和毛逐說道,“這是群藝館的老宿舍,我就是從群藝館退休的。老想多攢點兒錢,又沒別的手藝,就到附近的古玩街擺地攤了。”

毛逐說道,“上次我就想說,這院雖然老,但是綠化好,而且住的都是熟人,還有傳達室,安全哪,”

唐易問道:“那您什麼時候開始收藏玉器的,”

“那就早嘍。知青下鄉的時候,我在大西北的一個村裡,就用一隻鋼筆換過人家貓脖子上拴的一個瑪瑙掛墜,很漂亮,遼金時期的精品,可惜啊,後來被我老婆偷著換大米了,為這事兒,我兩天沒和她說話,”

老譚帶著兩人進了一處樓洞,上樓,水泥樓梯已經有幾分斑駁。

知青下鄉,唐易暗想,那老譚的年紀可不止六十了,看來毛逐猜的不對。

這棟樓最高就是五層,一梯三戶,老譚住五層中間這戶。

一進門,唐易發現,這就是個一室一廳的房子,只有五十平方米左右,臥室廚房衛生間的門都開著,除了廚房和衛生間,客廳和臥室裡都擺滿了箱子櫃子和博古架。

說博古架是好聽的,簡直就是個雜貨架。客廳的博古架上,什麼都有,瓷器銅器木器雜件,就是沒有玉器。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