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乃離姓,會不會被天下人非議?”
歐陽戎認真點了下頭:“離姓非議,沒事,下次上書,像相王那樣,讓陛下賜姓衛姓,衛姓就不會非議了。”
說完,他輕笑了下,又道:“跑不掉的,接旨吧。”
離大郎忽然開口:“除了潯陽王府的利弊,對於此事,檀郎的態度呢?”
歐陽戎搖頭不語。
走出房門,大步離開,頭不回道:“我的態度重要嗎,我們的態度重要嗎?好一個一人之心啊。”
就在謝令姜、離閒等人一臉擔憂的目送歐陽戎、反覆咀嚼他話語之際。
離裹兒轉過頭,默默注視歐陽戎的背影。
她突然心生一股奇特的舒感,不該有的舒感。
“原來你也有無奈不爽的時候……”梅花妝小公主北望呢喃:“這就是祖母嗎……令天下男兒皆低頭,他也要便乖。”
她芳心遽然冒出一個古怪念頭:
“祖母上九天攬月也不難吧……”
翌日。
一道洛陽聖旨,八百里加急,一騎絕塵衝入潯陽城,掠過江州大堂,徑自抵達潯陽王府門口。
潯陽王府正門開啟,離閒一襲嶄新莽服走出,當街恭迎。
在歐陽戎、王冷然等江州官吏的陪同見證下,黃衣使者尖聲報旨。
兩條。
第一,封潯陽王為江南督造使,領頭監督東林大佛在潯陽江畔的建造。
江州刺史、江州長史分別作為左右督造使,輔助造佛。
第二,為防影響百姓民生,女皇陛下特意捐贈脂粉錢兩萬貫,三令五申不許傷民。
頭頂陽光刺眼,離閒閉眼,低頭接旨。
黃衣使者輕笑尖嗓恭喜了句,揚長而去。
與此同時,不止江州接到造佛聖旨。
還有揚州、太原等三座天下重要州府,相許收到造佛聖旨。
而四方佛像,有三座坐落富饒南方,僅有一座坐落北方太原府。
而擁有兩京、最是富饒且歌舞昇平的關內,卻連一座都無。
議論方起,一道聖旨自神都發出,廣告天下:
大周頌德中樞開始動工,將聚集天下之銅修建。
除造像州府外,天下諸州長官,皆承擔募集一份“頌德銅”的義務,作為秋末政績課考的重要標準。
一石驚起千層浪,士林清議沸騰。
一時間,來自天下十道、各個州縣的奏摺,雪花般湧往京城。
其中包括某位弱冠長史的奏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