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勤人員百分之十五,地面人員百分之十。”財務總監恨得那是牙癢癢的:“另外,還有一部分中低層管理人員也有漲薪的需求。”
傑裡聽到這個漲幅,心頭自跳:“他們還真是敢提這個要求啊!”
地面人員那方面勉強可以接受,畢竟地面人員平均薪資本來就要低一些,而且漲幅要求更低。
可空勤人員的平均薪資差不多是地面人員的兩倍了,漲幅還更大,那對英航的財政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更別說,薪資更高的中低層管理人員估計也要有漲薪的需求。普天之下,哪有光漲員工工資,不漲領導工資的道理?
但是,這麼一搞,英航的薪酬支出怕不是要直接爆炸?
“傑裡,現在歐洲民航市場極度火爆,相關從業人員缺口很大,現在這個時間點,漲薪怕是勢在必行了。”
以前那是不缺人,主動權全在航空公司。現在缺人了,民航從業人員尤其是空勤人員又需要培訓週期,缺口一時半會兒還補不上,那就是攻守易形了,現在主動權在員工手上了。
現在即便是最不諳世事的員工都能感受到民航業的繁榮,原本他們還想等一等,讓航空公司自己表示。沒想到,這段時間下來英航連一點兒漲薪的訊息都沒有,那就只有他們自己過來爭取了。
“法航,漢莎那邊怎麼說?”傑裡有些無奈道:“他們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吧。”
作為歐洲最具代表性的航空公司,法國的法航,德國的漢莎肯定也會遇到跟英航一樣的困境,傑裡需要看看法航和漢莎的反應。
結果,財務總監說道:“法航和漢莎那邊都傳出了漲薪的訊息,並非是員工要求的,似乎是管理層主動放出來的。法航平均漲幅百分之八,漢莎則是百分之九。”
“那怎麼到我們這裡就成了百分之十和百分之十五?”傑裡一拍桌子:“這不是欺負人?”
財務總監嘴角抽了抽。員工的想法很簡單,你們航空公司自己不主動,等我罷工了,那不得多要點兒?
其實,倒也不是英航摳門。而是相較於法航和漢莎,英航的財務狀況是不如那兩家的。沒辦法,英國孤懸海外,在歐洲內部的民航市場中吃不了最大的蛋糕。
正是因為對自家財務狀況的不自信,在近期歐洲內部民航市場極度火爆,應該進行加工資操作的時間點上,管理層出現了遲疑。結果,就是這份遲疑直接惹惱了英航工會。
傑裡緩了一小會兒:“如果按照他們的要求,公司撐得住嗎?”
“壓力很大。”財務總監面色凝重:“現在歐洲內部市場的確相當強勢,但是最大的份額還是被法航和漢莎吃去了。我們受限於地理位置,增長是不及法航和漢莎的。而且,我們公司的人員有些......冗餘,這要是按照他們的要求加薪,今年的財務報表很不太好看。”
其實,按照如今歐洲民航市場的發展,即便接受了加薪要求,今年英航的利潤還是要遠超往年的。但是,這種事情就怕對比,跟自己比,利潤那的確是增長了,可跟同期的法航和漢莎相比,英航的表現就容易顯得落了下乘。
財務報表上的略顯糟糕的表現會影響投資者對英航的信心的,這就比較要命了。
傑裡又是敲了一陣桌子,心裡越來越煩躁。
他跟總裁是沒什麼交情的,才不管那位困在暴風雪中的總裁死沒死。當然了,極端點來說,死了最好,他正好上位。結果,這剛上來試一試就遇到這麼大一個問題。要是他處理不好,就算總裁一命嗚呼,總裁之位空出來了,他還能不能順理成章地接任,是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的。
這次罷工問題結結實實地關係到他的前途,萬萬是馬虎不得。
就算後面總裁歸來,但藉著這次機會能在董事會面前露把臉也是極好的。
“之前航情不好的時候就應該把他們全給裁了。”傑裡恨恨道。
英航,法航和漢莎三家,其中漢莎利潤最多,英航利潤最少,但是英航的僱員人數竟然還超過了漢莎,這就看出英航內部人員多麼冗餘。這人一多,加起薪來,薪資總數支出也得要數目爆炸。
傑裡想了想:“如果能將加薪比例控制在百分之八,財務報表上有操作空間嗎?”
現在的市場表現是不可能不加薪的,這要是不加薪,承受的壓力太大。傑裡只想加得少一些,這樣財務那邊才好弄一些。
財務報表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間的,但是如果數目太大,合法常規的手段就比較困難了。可要是能將數目控制在一個相對較小的數目,那就大有可為了。
“百分之八。”財務總監心算了一下:“百分之七的加薪比例是最好的,百分之八......應該也可以。”
“最好的,那就是一分錢都不加。”傑裡罵道。
財務總監知道百分之八估計是傑裡的極限了,再往下壓,容易再度激怒工會。
傑裡稍稍平復了下情緒:“這次罷工人員多少?”
“不到兩成,堪堪維持正常的運營。”財務總監道:“我感覺這個數目是工會精心測算過的,這次只是一個警告。”
很顯然,工會那邊也不想一開始就撕破臉。所以,罷工的人數沒有召集太多,沒有太影響英航的日常執行。但是,這不代表工會就無力召集更多人員,這只是工會給予英航的最後通牒。
要是英航還不妥協,那下一次罷工的就不止這麼多人了。
“這群傢伙。”傑裡當然知道工會的德性,要是不滿足他們要求,後面英航只會面臨更加尷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