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種情況是抖杆警告不響卻失速的,那就是重度結冰。
如果飛機機翼上重度結冰,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機翼的表面結構,從而直接影響空氣在機翼表面的流動。
飛機的氣動佈局是一個極其考究的技術工程,空氣該怎麼流動,以什麼速度流動,產生什麼樣的效果,那都是在商用之前的種種測試中定下來的。而機翼上一旦重度結冰,那無疑會打破原先的氣動佈局,從而影響飛機升力的產生。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飛機是非常忌諱結冰的。
飛機的迎角探測器可以探測飛機迎角的資料,但是,迎角過大而失速的原因在於超過臨界迎角,流經機翼表面的氣流會產生分離,所以迎角探測器一旦檢測到飛機迎角過大就會發出抖杆警告。
可如果是結冰的話,飛機迎角本身並沒有增加,而是由於積冰直接更改機翼的氣動佈局而產生的失速。這種情況下,迎角探測器是檢測不出來的,自然抖杆警告也無從談起了。
而且,在地面上時,理查德和徐蒼就極其擔心飛機積冰的問題。此間風雪太過猛烈,溫度太低,防冰液不一定頂用。在不久前,飛機只是稍微靠近氣旋,幾個飛行資料探頭就因結冰而堵塞,雖說後面因為飛機俯衝摩擦生熱而融化通暢了,但是也可見氣旋內部積冰是何等嚴重。
這麼看來,極有可能是飛機機翼結冰了,產生了類似失速的效果。
“機翼結冰,失速了!”理查德越來越覺得後怕,如果自己剛才跟普通飛行員一樣帶杆,那無疑就會使失速加深,到時候可就改不回來了。
想都沒想,理查德直接一把杆頂上去,飛機速度瞬間開始增加。通常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需要補些油門,但是理查德生怕加了油門會讓飛機速度產生過大幅度的增加,因此他並沒有動油門。
考慮到剛才機頭下俯的趨勢不算太明顯,理查德覺得就算是失速也只應該是淺度的,稍微頂下杆,應該就能改出來了。
現在高度就剩下兩百英尺,高度裕度肯定是不夠多的,但是勉強夠他改出再落地了。
徐蒼是聽到理查德在頂杆之前的話的,他這個時候隱約可以看見外面的情況,只不過他並沒有接過操縱,因為他在那個時候並沒有感覺理查德做的有什麼問題。
兩百英尺的高度對他跟理查德這種級別的飛行員,是完全可以做到改出加落地的,尤其是這失速似乎並不太嚴重。
然而,隨著理查德頂杆的動作漸深,理查德猛地感覺到一絲不對勁。通常來說,由於機翼失速,飛機升力減小,機頭下俯,這是正常的邏輯鏈。但是,隨著頂杆的動作生成,失速應該會被抑制住,飛機的舵面效應應該會恢復。可實際上,他怎麼感覺飛機越掉越快,而且還是那種軟趴趴的狀態?
不是說理查德頂杆,飛機下墜的速度就該是越來越快的。
飛機的推力是足夠的,而理查德在頂杆後是維持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姿態的。這種情況下,飛機的下墜速度是會增加,但是應該只會出現在理查德頂杆的那一下,等飛機姿態穩定了,飛機的下墜速度也應該跟著穩定了。
但是,事實卻是即便理查德維持了一個比較恆定的姿態,可飛機的下墜速度還是在加快,這其實就比較詭異了。
其實,這種情況一個比較好的解釋就是理查德頂杆的操作實際上並沒有消除失速的影響。
飛機還處在失速當中。
“改出不夠?”
理查德首先就想到這個可能性,但是自己已經頂杆了,這要是還改不出來,那飛機豈不是在深度失速當中?
可從體感以及之前目視機頭下垂的趨勢來說,飛機應該還不至於處在深度失速的狀態下吧?
如果那時候飛機是深度失速,那他們現在基本可以閉目等死了。
不過,即便心中不太理解,但是事實放在眼前由不得理查德不信。現在飛機的狀態像極了失速狀態下因為升力損失而往下掉的樣子。
於是,理查德又開始增加頂杆量,希望先將飛機從失速中改出來,之後再進行拉平著陸。
可是,這樣的話,原本就不太充裕的高度空間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