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飛機已然到達了一千四百尺,不過夏疏月還是沒有動作。
“差不多了。”
“還沒有。”夏疏月卻是搖了搖頭:“你不是這麼做的。”
“什麼?”徐蒼頭歪了一下,他有些搞不懂夏疏月的意思了。
然而,就在這個空檔,飛機距離離地高度一千五百英尺還有不到五十英尺了,可夏疏月還是巋然不動,一直等到還有二十尺左右的時候,夏疏月一把將飛機姿態頂到了二點五度,然後油門又是收到了一千四百轉左右,大約百分之六十幾的全馬力。
跟徐明堅拖拖拉拉,又對不準姿態和推力不一樣,夏疏月的動作嫻熟無比,之前說是頂到二點五度,那就分毫不差,油門也是一把受到標準的改平設定的。
對於老飛行員來說,飛機姿態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參考值。只要知道了飛行各階段的標準姿態值,那飛機的爬升,改平,下降就是全在掌握之中。只要姿態控制得精準且迅速,從起始爬升轉為改平也就只要二十英尺。
可就算給徐明堅一百多英尺的提前量,他依舊無法將飛機穩穩地停在離地一千五百英尺的高度上。
這真的是存在差距的!
之前還對夏疏月頗有怨言的祝明嘴巴已經張成了一個圓形,夏疏月的操作太流暢了,絲毫不拖泥帶水,根本不像是一個第一次碰飛機的人。然而,這本身是不科學的,夏疏月的表現已經超出新人太多了。
“你在復刻之前徐蒼的飛行動作?”祝明小聲問道。
在前面,夏疏月略微閃過一絲訝異:“不可以嗎?”
“復刻我的動作?”徐蒼有些不太明白:“什麼意思?”
“她記下你的每個階段的推力值和姿態值,甚至連抬輪時候的姿態都記憶下來了。”祝明皺著眉:“是不是,小姑娘?”
徐蒼一怔,望向夏疏月:“你”
現在徐蒼終於知道夏疏月說得那麼話是什麼意思了。比如改平時機,徐蒼就是提前二十英尺改平了,夏疏月也是選擇了差不多的時機點,這並不是巧合,而是夏疏月刻意為之。
“飛行最基本的就是推力值和姿態,記住這兩個資料,那不是應該的嗎?”夏疏月有些不解地看向徐蒼。
“可是,你這”祝明心中的震撼已經是無以復加了:“你真的能記住?抬輪那一下,時間很短,你竟然能分辨什麼是離地姿態,什麼是起始爬升姿態。”
有些話說起來是很簡單的,施行起來卻異常困難。
將徐蒼上一圈全部階段的推力值和姿態全部記住,然後套用在自己的飛行中,這看起來是一個“笨”辦法,但實際上需要極其強勁的記憶和理解能力。其中尤以飛機離地姿態和起始爬升姿態的分辨最讓祝明感覺到震驚。
飛機從前輪離地到轉入起始爬升,中間間隔不過毫釐之間,這能讓夏疏月分辨出來並且記下的?
這觀察力也太強悍了。
“這很難嗎?”夏疏月歪著頭,看向徐蒼。
“不難嗎?”徐蒼笑道:“很多人甚至無法感知到主輪離地的,而且其中間隔的時間太短了。”
“疏月啊,你套推力值和姿態的方法很.不錯。但是,由於氣流的差異以及飛機重量的變化,本身是不存在恆定不變的設定的,你這個方法.”
所謂的推力一千四百轉和二點五度的姿態其實是建立在某些相對通用的條件下的。這個設定也會因為外界氣流的變化而變化,即便是塔臺一直通報本場是靜風,可實際上,這所謂的靜風並不意味著氣流靜止。
而且,從精細的角度上來說,隨著飛行時間的推進,燃油在消耗,飛機全重在減小,那所謂的標準平飛姿態其實是在減小的。
不管是氣流,還是飛機全重的變化都會使得前一圈的設定在這一圈並不準確,從而產生偏差的。然而,實際反應到飛行中,夏疏月控制得卻很好,稍微有些偏差就能比較及時地修正過來,實際觀感比徐明堅好了足足一個層次。
“沒錯,即便套用推力值和姿態,依舊無法達到你剛才飛的效果,那我就需要知道什麼是控制飛機的高度,什麼是控制飛機的速度。”夏疏月認真道。
祝明嘴巴動了動:“你覺得什麼控制飛機的高度,什麼控制飛機的速度?”
“從臆想中,飛機的油門既可以對速度也可以對高度產生影響,而對駕駛杆的操縱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這或許是飛行的難點,因為一個輸入量的變化會對其他很多飛行資料產生影響,其中並沒有明確的一一對應關係。”夏疏月控制著飛機,卻還能分出精神表述自己的認識:“我對飛行並不熟練,以某一個輸入量來對應過多的飛行資料,這對我來說是在增加負擔。所以,我必須找到速度和高度的一一對應的操控方式,這會簡化我的操縱負擔。”
祝明心臟砰砰亂跳著:“所以,你找到了嗎?”
“剛才我觀察徐蒼操縱,在改平期間,一旦高度有了變化,徐蒼是動杆的,而如果是速度有了變化,那就是動油門的”
“不對。”祝明立刻打斷了夏疏月的話:“剛才他也有既動杆也動油門的情況,而那起始的變化量只有一個,速度或者高度。你這種簡單的對應關係是不太準確。”
“不是這樣的,我所理解的.比如,在速度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高度往下掉了,徐蒼帶了一下杆,同時增加了油門。在這個表象中,似乎為了抑制高度的損失,徐蒼是動了杆,也動了油門的,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夏疏月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徐蒼對飛機的感知很敏銳,他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體會到飛機的高度損失僅僅是因為氣流的擾動,而是因為飛機沒勁了。”
夏疏月畢竟還是外行,找不到一個準確的詞語來表達對於飛機某種狀態的形容。不過,“沒勁了”這三個字還是相當傳神的。
“如果是單純的氣流擾動,在經過駕駛杆的俯仰修正後,飛機就能回到原先的位置,而不需要對於油門的改變。而如果是飛機沒勁了,在徐蒼為了修正掉高度的情況而帶杆後,飛機的速度就會因此而減小,那麼為了應對速度的減小,那就需要適當加油門,來阻止速度的減小。”夏疏月說道:“徐蒼能夠提前感知到這個狀態,所以他不需要在帶杆後來觀察速度的變化,而是兩個動作同時進行,從而飛機的速度並不會產生明顯的變動。這種情況下,看上去就是一次單純的掉高度,引發的是帶杆加補油門兩個操縱。實際上,這兩個動作是要拆解下來的,如果徐蒼沒有進行提前操作,那麼就存在我說的那種一一對應的關係。”
祝明眼中已經被震驚所取代:“那你怎麼知道飛機到底是因為氣流擾動,還是因為能量沒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