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6章 拿下龐巴迪!

等國產發動機出來了,再將國產動力系統用在國產大飛機上,計劃是排得好好的。

問題是……現在國產發動機出狀況了。

即便是有全套圖紙相助,依照藺鳴的意思,光是吃透這份圖紙就需要三五年,再加上後續復刻的時間,怕是要十年。

徐蒼的國產飛機的計劃是錨定在國產發動機這個時間節點上的。因為對於機身以及相關係統的自研難度要比發動機要簡單一些。

很多其他國產產品會被取笑為“只造了殼子”就是這個道理,航空發動機這種工業頂端的產品才是飛機的核心,而且是最容易被人當成籌碼的。

在這點上,龐巴迪算是給徐蒼完美地演示了什麼叫制裁。

徐蒼可以容忍飛機和發動機的國產化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但是這個時間差不能太長。不然,這種事情就很容易成為軟肋。

就比如現在花了大價錢將龐巴迪的飛機業務收進囊中,中航工業本來就有些底子,再有龐巴迪飛機工業的加持,三年內基本上可以完成機體方面的全部工作。

但是,依照藺鳴的意思,國產發動機要在十年之後,中間空出的七年怎麼說?

一旦飛機造出來總不能就在那裡擺著,因此,只能求助於國外的發動機。或許,國外那些廠商不至於進行斷供,但是敲一敲竹槓,抬高價,以次充好絕對不是不可能的。

這麼一看,辛苦收購龐巴迪的飛機業務用來補充自身的效果就不明顯了,反而會造成兩邊進度形成太過誇張的時間差。

如此一來,龐巴迪的飛機業務的價值就小很多了,還不如靜下心慢慢來,反正是要等發動機的進度。

三年是徐蒼認為可以接受的合適的時間差。

也就是說,光是機體方面的研究就還有至少七年的時間。

相比航空發動機的小學水平,飛機機體方面的設計國內還是能到高中的,惡補一下肯定是能用的。

另外,七年以上的時間足夠徐蒼從容佈局,而不是僅僅指望龐巴迪。

在9·11事件後,波音的日子也很不好受,而空客之前因為A380延遲交付的集體訴訟同樣是一頭包。

同時業界對於行業前景的悲觀預測也是給徐蒼的佈局提供了種種便利,他有信心從空客和波音那邊獲得更好的機體設計製造資料。

之前,他一直執著於龐巴迪就是因為相較於空客和波音,龐巴迪的弱點更明顯,體量更小,更容易控制。

而他之前對於國產發動機的研發進度的錯誤估計使得徐蒼覺得自己的時間並不多。

可在真正論證過後,徐蒼才發現還需要等上好長一段時間,那麼在時間緊迫性上的問題就不存在了。

如此一來,龐巴迪的飛機業務真的就只有商業上的作用了。

帶著這樣的認知,徐蒼說起話來可是硬氣得很,因為他是真的不在乎龐巴迪賣不賣。

“可能情況變化有些太快了,但是事情就是這麼奇妙。”徐蒼沉吟了片刻,抿了抿嘴唇:“瓦雷特先生,龐巴迪對我來說已經失去了大部分價值。一美元,這就是你們在我心裡真實的價位。你們願意接受自然是皆大歡喜,不願意接受也無所謂,另找下家吧。”

徐蒼站了起來:“而且,這個價格應該不算是什麼很侮辱人的價格吧?這類象徵性的要價不是很常見?”

“那是別人,我們是龐巴迪!”雷恩·瓦雷特哼道。

徐蒼笑了一下:“瓦雷特先生,話可不能說得太滿,很容易打臉的。”

實際上,徐蒼之所以要價一美元主要來自於後世空客收購龐巴迪的飛機業務。

沒錯,即便沒有徐蒼的影響,按照歷史發展,龐巴迪依舊無法支撐在商用大飛機上的投入,最終還是會以一美元的象徵性價格將商用大飛機業務出售給空客。

當然了,與這次交易不同,歷史上龐巴迪後來與空客的交易並不涉及公務機。

在收購了龐巴迪C系列飛機後,空客將之改為A200系列飛機,而且銷量還不錯。這就表明要不是一些其他因素,龐巴迪的C系列飛機或許還真能成長起來,至少飛機本身質量是沒有問題的。

單從商業角度上來說,龐巴迪的C系列飛機是有利可圖的,不然徐蒼也不會在得知國產發動機研發進度後還專門跑來加拿大一趟。

C系列飛機中即使最大的一款CS300的載客量也是小於737700和A319的,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C系列飛機實際上是要比主流的空客波音窄體機要小上一個量級的,不是一個賽道。

當然了,空客和波音霸道慣了。我就是認為你跟我的319和700就是一個體量的飛機,龐巴迪能怎麼辦,一樣要受到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