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縣裡來說,大方山景區開發專案已經確定爛尾無疑,他們都沒敢奢望能有人接盤,只是希望板子落下來的時候能輕一點,只是根據匯總的訊息來看,此次經辦這個專案的人恐怕凶多吉少,畢竟幾個億被騙,總要有人來為此承擔責任,為此,縣裡的書記和縣長甚至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誰知前幾天風頭突然一變,上面傳來訊息,說是有人願意接手這個專案,重新擬定合同,再次進行開發,這個訊息對於縣政府的頭頭腦腦來說無疑是漆黑夜空中的一道曙光,盼星星盼月亮的等著新的開發商來談判,所以當張偉和肖鸞一出現,縣裡就差把他倆給供起來了,商談起來自然進展神速。
進展順利是應有之題,畢竟這件事兒從省裡到市裡都已經打過了招呼,可無論如何,佔地面積這麼大的一個專案,一些條件還是要提的,作為公器來說,總歸要對老百姓們有個交代不是。
張偉本以為縣裡會在股份上有要求,可出乎他預料的是,縣裡卻提出了資金要求。在談判中,縣裡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土地部分流轉沒問題,比例方面為住宅用地不得超過總工程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不得超過11.28平方公里。而且,要修改土地使用性質,必須按照國家規定補足差價,這個價格縣政府提出來的是兩億四千萬。也就是說,只要張偉掏出兩億四千萬真金白銀,今後大方山專案就完全歸屬於張偉個人,縣政府不會再插手,這讓張偉有點想不通。
從商業角度出發,這個景區開發專案一旦落成,縣裡佔有的股份哪怕不多,也是一筆源源不斷的收入,可現在只要兩億四千萬,這有點殺雞取卵的意思。
其實這也是張偉對體制內不瞭解,縣政府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也不難理解,這筆錢估計縣裡要用來銀行貸款和清算拖欠建築公司工程款,因為只有把資金的窟窿補上,大方山專案被騙這件事兒才能大事化小。從縣裡頭頭腦腦的角度來考慮,只要他們能度過難關,三五年後是否在這兒任職還不一定,即算大方山專案能給縣裡財政帶來受益,那跟他們也沒什麼關係,眼下的關鍵在於先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再說,那裡還會考慮什麼股份不股份的。
經肖鸞一點撥,張偉恍然大悟。
接下來的談判也沒有花費多長時間,細枝末節的條款根本不用商討,全都綠燈,只有在這筆錢上,縣裡讓了兩千萬後,怎麼也不肯再讓。不過縣裡的頭頭們為了拿到這筆救命錢,也算下功夫,負責談判的人暗示肖鸞,如果願意出這筆錢把合同給簽了,縣裡可以負責把原有的商業、旅遊用地改為綜合性質的,那麼住宅部分用地的使用權可以改為七十年,商業圈部分的用地使用權可以延長至五十年。同時還隱晦的表示可以在合同中增加一些附加條款,給出一些有利條件,比如開放商擬在景區內建設道觀,弘揚華夏道家文化,當地縣政府有責任幫助開放商進行文化用地的用途申報,文化用地的部分,享有國家稅
收方面的政策減免。又比如,在開發過程中,需要砍伐少部分林地的,當地林業部門應給予相應的配合等等。
雖然具體的談判都是肖鸞在進行,不過一週下來,其中的彎彎繞讓參與過幾次的張偉大開眼界。
沈明、錢艾興和張峰祥這三位公子哥已經在三門市呆了十天,期間他們把三門市各個景點轉了個遍,最初的幾天三人還興致盎然,但沒多久三人就感到無聊了,對於從小生活在大城市的他們來說,山水寄情偶然為之還覺得新鮮有趣,時間久了不免就會思念燈紅酒綠,只是礙於劉楠的交代,在合同沒有敲定之前,三人也不好離開。
三位公子哥礙於情面不好找張偉告辭,但張偉不能沒有分寸,於是也跟繼續跟縣裡扯皮,乾脆的讓肖鸞按照縣裡的意思把合同簽了,當天就從瑞銀轉了五千萬美元到自己的賬戶,隨即結算為華夏幣,將兩億兩千萬直接劃到縣財政的賬上,讓這件事兒一錘定音。
合同敲定了,三位公子哥迫不及待的就來找張偉告辭。雖然從頭到尾也沒用上這三位,不過這個情分還是要認的,張偉在市裡最好的酒店宴請了哥仨,表示承情,也算送行,賓主盡歡後離別不提。
拿到錢,縣裡鬆了一口氣。但張偉這邊的事兒才剛剛開始,測繪尚未完成,但基建工作如修路圍山要先開始,以前的合同已經作廢,施工單位要重新招標,還要找人進行監督和管理,建築材料要購買,全都是事兒,肖鸞對此也不懂,張偉頓時有點焦頭爛額。
好在劉楠人脈廣,錢艾興和張峰祥也願意幫忙,很快劉楠找來了兩個職業經理人到了三門市,而錢、張兩位二代也給張偉找到了靠譜的施工公司和監理公司。前面說了,上任大方山專案詐騙案之所以會事發,就是因為有兩家建材商生產出來的建材等著發貨收款才發現了端倪,這等於六家建材商都把貨壓在了自己手裡。所以當他們聽說有人願意接手大方山專案後,不等張偉找他們,他們就先派人找到了張偉,表示願意低價將手中積壓的建材處理給張偉,讓張偉省了不少事兒。
張偉是個厚道人,再加上二期三期仍需不少建材,於是張偉也沒有讓他們壓價,就按照原來的供貨合同又再簽了一次,原價購買這些建材,雙方皆大歡喜。
專案啟動後,一切都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肖鸞也要回燕京了,把一些這些天經辦的檔案和事物跟張偉交代清楚後,肖鸞對張偉說道:“張偉,現在景區規劃、建設方面的兩個經理都是大劉給你找的人,他們倆都是劉楠公司的高管,家也都在燕京,三門市又是個小地方,估計留不住這樣的人才,這不是待遇問題,而是發展問題,所以我估計他倆幫你盯一陣兒還行,遲早是要離開的,這一點你要心裡有個數。施工單位和監理公司後續還需要有人去聯絡,所以現在你就得招聘一兩個新的過的人,先跟著大劉那倆高管學點東西,這樣等到人家走後
,也能銜接上與施工方和監理方的工作聯絡,不然大劉那倆人一走,你肯定要手忙腳亂。還有,專案一期完成後,這麼大的地方也需要人管理,二期完成後,就需要有人經營,你提前培養幾個高管肯定錯不了。”
這番話張偉聽進去了,肖鸞離開後,張偉也沒急著回家,坐在車裡點了根菸,冥思苦想了好半天,思來想去也不知道去哪兒找這樣的人。大學玩得好的那幾個都有自己的事兒,而且估計也不會願意跑到這窮山僻壤來定居,工作室裡到有幾個人才,但也都是在大城市待慣了的,而且張詩嵐也未必肯放人。
張偉正在頭疼,電話突然響了,一看來電是張強,張偉眼前頓時就是一亮,“對啊,張強就是本地人,而且是做銷售的,這不就是人選之一嗎?再加上楊巖濤,正好倆人,他倆現在一個在擺攤兒,一個在做汽車銷售,讓他倆來自己跟著專案鍛鍊一下,再學習學習,將來景區的管理就可以交給他倆來負責,這麼大的景區管理,怎麼著也比他們現在的做的事兒要強吧。”
想著這事兒的可行性,張偉接通了電話,那頭就傳來了張強的聲音,“張偉,今天晚上有時間沒?咱們班長張曉靜回來了,組織了一個同學聚會,你來不來?”
考慮到要請張強跟楊巖濤加入景區管理,張偉覺得碰個面說也好,便說道:“我是沒問題,楊巖濤去不去?”
張強支吾了一下說道:“呃……咋說呢,黑子出來以後有點敏感,去年的同學聚會他就沒來,而且去年給他打電話時,他也表示類似的聚會他不想參加,所以我還沒跟他說呢。”
“這樣吧,我給黑子打電話,晚上幾點在什麼地方?”
“蕭山路的湘西人家鏡月軒包間,時間是晚上七點,要喝酒,別開車。”
“行,我知道了,晚上見。”張偉一口答應下來。
掛了張強的電話,張偉直接撥通了楊巖濤的電話,說起了同學聚會的事兒,楊巖濤果然直言拒絕。
張偉道:“黑子,你還是來一趟,我晚上有點事兒要給您說,電話裡講不清楚。”
聽張偉這麼一說,楊巖濤沉默了一下,勉強答應下來。
下午張偉跑了一趟車管所,把車牌照給辦下來,運氣不錯,居然拿到一個四位數字的豹子號“中F·H7777”。張偉雖不在意這些,不過選號機前被一群人羨慕的眼神看著,張偉的心情也不錯,這代表了運氣好,一個好兆頭。
在車管所裡辦完了事兒回到鎮上家裡已經是下午四點多,洗了個澡換身得體的衣服,攔了輛出租就往市裡趕,到了約定好的“湘西人家”飯店門口,剛好六點。張偉帶著棒球帽和墨鏡付了車錢下了車,這個地方的人流量很大,張偉怕被人認出來,不得不遮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