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七節 界限

制憲會議的代表聽到這話後沉默了一會兒,再次開口時低聲說道:“和夏大人不同,在下從來沒有碰過步槍、手銃,至於劍術更是一竅不通,但如果真有這樣的亂命,我也寧可戰死在議會的臺階上;如果真有那麼一天的話,在下希望能和夏大人並肩站在制憲會議的大門前。”

……

浙江卿院首次選舉結束後,第七軍也接到了北上給淳化解圍的命令,李軍長在軍部召開團以上軍官會議,他的計劃是穩紮穩打,用兩個師輪番梯次前進。每到一處一個師就掘壕固守,建立穩固的陣地掩護另一個師前出,如此反覆迴圈慢慢靠近淳化。

這個計劃聽上去給易猛的感覺很像當年洪承疇給錦州解圍的策略,三萬大軍攜帶著大批輜重慢慢滾動到目標邊。

“軍座……”易猛立刻提出疑問,他指出這樣軍隊的壓力很大,因為要保護大量輜重所以行動速度肯定也快不起來,對順軍來說完全沒有機動性可言。可想而知第七軍一定會像給錦州解圍的部隊一樣受到敵軍的全程關照,一支走的這麼慢的軍隊很容易被地方找到機會。

“說到松錦大戰……”李軍長承認那仗給了他很多靈感,但是李軍長認為洪承疇會犯的錯誤他們一定不會犯,明軍這次不會把軍糧庫帶在身邊,然後小心翼翼地向淳化推進。

易猛覺得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初在開封的時候蒲觀水就把所有的輜重都帶在身邊,結果造成新軍一天走不了多遠,在順軍的騷擾下更是慢如龜爬;何況那時順軍對明軍的糧道威脅還不大,蒲觀水一直能夠從後方得到補給和增援。

而這次面對強大的多的順軍,李軍長打算把輜重全由戰鬥部隊保衛起來一起推進,那先不說能不能做到,機動性肯定會比蒲觀水那一仗還不如;而且易猛和趙寧都很懷疑李軍長能不能做到這一點,越靠近順軍主力就會受到對方越頻繁的騷擾,他們都認為無論李軍長眼下想的多好,最後還是會不得不分兵守衛糧道,幾萬戰鬥部隊自動放棄機動力和輜重部隊擠在一起捱打是不能想象的。

但李軍長不為所動,順軍表現得對淳化無可奈何,受此鼓勵李軍長打算有樣學樣,他把自己計劃的核心思路稱為“反客為主”,要透過不斷的壓迫來迫使許平主動攻擊自己的堅固營壘。

“北伐軍統帥部的訓令!”這種戰略思路不僅僅是李軍長自己的,而且也體現了北伐軍統帥部的思維,在李軍長剛拿出來的這份訓令上,金求德通令各路明軍不得在人數達不到三倍的情況下與許平親自指揮的順軍野戰部隊進行野戰。

“金大人並不知道我們這邊的情況,從來沒有聽說過可能不打野戰就解圍的。”易猛和陳寧依然反對李軍長的解圍計劃,實際上北伐軍統帥部不是很贊同立刻解圍,但是陸軍部認為時機已經差不多了,而起憲法師那邊也變得越來越危險——它的兵力依舊在不斷地消耗著。最後遠在江西境內的北伐軍統帥部勉強同意浙江境內的第七軍向順軍主力發起解圍作戰,但江西境內的四個軍不會立刻進行配合作戰。

“難道易將軍打算讓第七軍和許賊野戰麼?”

“如果是主力,當然不,但是如果是一支弱旅或許可以打打看。”陳寧覺得北伐軍統帥部謹慎得有些過份:“豈有兵力達不到三倍就不能打的道理?”陳寧覺得這是把主動權拱手送給對方,許平領著順軍主力在邊上虎視眈眈,明軍拖家帶口地慢慢在對方地盤上蹭,最後多半還是得落得和松錦之戰一個下場。

但李軍長仍決心執行北伐軍的訓令,他指出明軍的炮火比順軍要強大得多,所以打算以炮兵為主要殺傷力,步兵主要用來構建並保衛工事,李軍長認為不管順軍如何狡猾,只要明軍抱定絕不野戰的念頭,那遲早順軍還得堅守某條防線以阻止明軍給淳化解圍,而這個時候明軍就可以進行長期炮戰用壓倒性的火力消耗對手。

“洪承疇當年也是這麼想的,相對北虜他的大炮優勢更大。”易猛反駁道。

“難道易師長認為洪承疇的軍隊能和我們現在的軍隊相比嗎?”李軍長覺得易猛把第七軍和那支紮營逃散的松錦明軍相提並論是對第七軍的一種侮辱。

“可難道軍座認為對面的許平是北虜一樣的嗎?”易猛認為所謂解圍有很多種,他力主不要太接近淳化,而是在應天府周圍積極遊動騷擾順軍,畢竟現在明軍有飛艇帶來的情報優勢。

“飛艇同樣能帶來炮兵優勢,”李軍長馬上反駁由於飛艇的出現,許平打陣地戰變得更不利,本來可以用矮牆或地形來秘密組織反擊部隊,但現在這些部署明軍都可以用飛艇看得清清楚楚,李軍長覺得充分發揮飛艇在戰爭中的作用可以大大削減許平的指揮優勢。

易猛和趙寧本來還要爭,但被王啟年和吉星輝勸住了,說大家先不要意氣用事,回頭想想再說。

“軍座的計劃最可笑的一點不在於許平來阻止我們解圍怎麼辦,而是假如許平不阻止我們解圍我們又該怎麼辦?”除了營門后王啟年立刻說道:“軍座完全不敢野戰,那就算許平完全不攔著我們解圍,把我們一路放進淳化,然後呢?然後我們該怎麼辦?那裡的糧食不夠三個師吃的吧?難道我們要三個師交替掩護,然後再從淳化修一路堡壘蹭出來麼?或者蹭去龍潭?”

[記住網址 . 三五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