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性格和文天祥不同,註定不會像文天祥那樣,能和下面的將領們有說有笑。
殿外,忽有斥候匆匆趕到,跪倒在地,“將軍,宋軍飛天軍和飛龍軍同時出動,南城門街連被破三道防線!”
殿內諸位元將都是露出驚容。
但是,高興卻神色未變,只是擺擺手:“無妨,傳令下去,讓幾位將軍退守,不必硬撐。”
斥候和傳令兵同時領命,又跑了下去。
高興眼中帶著微微笑意,嘴裡嘀咕:“文天祥你可真有忍耐力啊,現在才動用飛天軍和飛龍軍。有意思,有意思,不過百姓們可沒有跑出城去,你的飛天軍又能衝到哪裡呢?呵呵,飛龍軍……也不知道你的飛龍軍能否衝破我佈下的足足十餘道防線。不到三日,我古田大軍就能趕到,到時候,我看你如何應對。”
他顯然知道文天祥為何寧願佯攻一夜,到現在才真正攻城。
城頭,他捨得放棄。這些許城內地盤,他自然也同樣捨得放棄。
只要閩清不全部淪陷,這場仗,就不會塵埃落定。
……
元朝大都。
這座曾經作為北宋都城,後又作為金朝中都,在無數代都被當做都城的偌大城池,有著它無與倫比,俯瞰天下的巍峨氣象。
整個天下,城池浩瀚如星,可始終沒有任何哪座城,能和這座城拼比底蘊。
它遠遠算不得秀麗,但總有著讓人想要頂禮膜拜的浩瀚威嚴。
整座大都,便好似盤踞的巨龍。
而金黃的皇宮,則如龍首。
天未亮時,無數跺跺腳就能讓天下震動的元朝大臣們便都已在宮門外等候。
等得時辰到,宮中鼎聲響。有掌燈的太監領著他們緩緩上殿。
元皇帝忽必烈在不多時候也趕到殿外,由大鷹爪黃粱策領著,步步走向那象徵著天下至高權利的寶座。
古往今來,似乎只有真正坐在這座城內,這個皇宮內,這個寶座上的皇帝,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真龍天子。
其餘諸多臨時當做過都城的城池,都總覺得要少那麼幾分味道。
譬如南宋都城臨安,哪怕坐在龍椅上,怕也不如這張龍椅來得舒坦,就好似有公母之分似的。
眾元朝大臣分立左右,自身形魁梧的忽必烈進殿後便拱手,跟著忽必烈的步伐慢慢轉動身子,腦袋始終對著他。
到忽必烈坐到那張椅子上,一干重臣便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大鷹爪黃粱策持著拂塵,尖著嗓子喊了聲,“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繡江鎮之戰,明珠公主圖蘭朵被擒,忽必烈痛失掌上明珠,但黃粱策此時還能站在忽必烈旁邊,可見他在忽必烈心中有多大分量。
若是別的人,哪怕同為真武境高手,哪怕將罪責全部推到李望元身上,怕也不可能不受半點罪責。
一眾元朝重臣無人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