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03.大宋使臣

直到過去十餘秒,中書省左丞相耶律鑄才上前兩步,道:“皇上,宋國有使節到,在宮門外求見。”

耶律鑄,耶律楚才之子,其父耶律楚才追隨成吉思汗多年,是成吉思汗左膀右臂。而他自己也曾雖蒙哥伐宋,在蒙哥死於釣魚城下後,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爭奪皇位,他毅然捨棄阿里不哥,追隨於忽必烈,可以說,在忽必烈坐上皇位的過程裡,他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得是虎父無犬子。

在朝中,作為中書省左丞相的他,有著哪怕是連伯顏也不能及的地位。

有許多政事上,忽必烈都常常聽及耶律鑄的建議。

哪怕說耶律鑄是元朝第一重臣,興許都不為過。

大宋使節到大都的事,殿內許多大臣都知曉。但這事,誰都知道只能由掌握中書省的耶律鑄上奏,沒人不知趣的逾越。

不然,皇上問為何中書省不報,你們這些不坐鎮中書省的大臣卻知道宋國使節到大都的事,如何作答?

外國使節求見,可都是先經過中書省的。

龍椅上,忽必烈兩道濃眉微微蹙起,不怒自威,“宋國使臣,這個時候來求見作甚?”

耶律鑄腰彎得更深,“老臣不知。”

忽必烈眼中卻是劃過洞悉之色,道:“直說無妨。在朕面前,你就不要打馬虎眼了。”

可以看得出來,他對耶律鑄的態度實在是親近得很。

耶律鑄當然不可能真的不知道,聽得忽必烈這話,便道:“是有關明珠公主之事。”

“明珠?”

已經稍顯老態的忽必烈微微動容,“既然如此,宣他們進來覲見吧!”

黃粱策便捏著嗓子衝殿外喊了聲,“宣宋國使臣覲見。”

聲音尖細,繞樑不絕。

殿內諸臣神色各異。

他們有很多人都知道大宋使臣到的事,但卻未必知道大宋使臣到大都,到底是想為什麼。

要以明珠公主要挾皇上不成?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大宋使臣鐵定是要失望而歸的。

他們個個都清楚得很,皇上絕不是那種會服軟的人。要不然,也當不得有人暗地裡給他安上的“鐵血”兩個字。

殿內,悄然無聲。

耶律鑄也退了下去。

過去十餘分鐘,便有穿著大宋官袍的一人由太監領著到殿外。

這人抬手拂了拂官袍,抬頭挺胸進殿,無視眾元朝大臣們,對忽必烈拱手:“大宋使臣……嶽玥,見過元國皇上。”

嶽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