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常侍當時便在場,看著天子,那個被世人視為昏君的周啟帝是如何哀痛。平時連出門走幾步路都要坐轎子的他扶著楊慈的棺槨親自走出了三十里。
楊慈拿百官當兒戲,視天下修士為棋子。可最終得到不是漫天的罵名,是兩代天子全力的信任,是楊氏舊部忠心效命。
當年的夏氏便如現在,對楊慈充滿了警惕與戒備,充滿了敵意與仇視。而不同的是,當年的大周帝國還沒有崩潰,天子尚有威權,而夏氏的勢力也十分強大。
而身為天子的僕人,夏氏的盟友,蹇常侍等一干內侍也參與了那場圍剿之中。
可又有什麼用?
蹇常侍絲毫不懷疑,那時的楊慈便是想要天子之位,也只是一念之間。只要輕輕往前走一步,他便能坐上去。
故人已逝,蹇常侍本以為一切都已經終結。
可為什麼又偏偏出現了一個楊羨!
上天彷彿給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蹇常侍的身體一動不動,可是心間的寒意卻是蔓延到了全身,背上流滿了細汗。
楊慈在世,尚有袁誠可制。可現在,又有誰能夠制衡楊羨?
桓武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才擁有了如今的勢力。可他已經老了,而桓氏非但不會成為大周的守護者,反而會成為大周的掘墓人。
儀式結束,眾臣退去,蹇常侍從朝列之中走了出來,想要向前服侍夏宮涅。
“相父,咋們晚上吃什麼?”
“魚香肉絲吧!”
“這是什麼菜,好吃麼?”
“當然!”
“太好了,一會兒涅兒換了衣服就去。這衣服穿得又沉又悶,真是討厭。”
可是看到夏宮涅與楊羨親暱的樣子,卻是搖了搖頭,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
夏宮涅與楊羨之間的關係,已經超過了君臣之間的界限。最終會發生到何種地步,蹇常侍的心中卻是擔憂不已。
從某種角度上說,蹇常侍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見證了大周帝國崩潰前的燦爛,見證了天下大亂時的慘烈,也見證了夏氏數代君王一生的喜怒哀樂。
蹇常侍抬起了頭,看著天空,心有所思,卻是想起了二十年前時的那副場景。
年歲漸長,記憶衰退,可是不知為何,當初發生的那一幕卻是清晰地刻畫在了他的心中。便是如今回想,依舊清晰無比。
那也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在如今身後那有些陰冷的宮殿之中,那時還是少女的先王夏雲樺鼓起心中的勇氣,向大司馬楊忠表達了心中的愛慕。先王的不安與等待,蹇常侍清楚地看在眼裡。先王的黯然與悲慼,蹇常侍也清楚地看在眼裡。
蹇常侍至今仍然記得楊忠當年的回答。
“楊忠是臣,大王是君,不可烝亂。”
何等的大義凜然,又是何等的冷酷無情。而當時的夏雲樺不知道的是,便在不久之後,楊忠便病逝了。
楊忠臨終設計,抓捕了當時假意歸降的東陽教首領葉東陽,從此為蜀國贏得了十數年的太平。
只是!
蹇常侍嘆了口氣,微微搖了搖頭。
為何夏氏之君,總與他楊氏糾葛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