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章 眾人忌377章 神來之筆(粉紅票230)
太后聽完後大笑:“被你這一說,哀家不好好的封賞紅鸞,倒是哀家的不是,還會被你們認為哀家小氣了;好,好,都賞都賞。”兒子的病大好,她當然是極為高興的,所以皇貴妃的話並不會惹她不快。
因為時辰不早了,而此時皇帝也服藥睡下,所以太后並沒有去奉元殿看皇帝;不過她還是使了身邊的尚儀去瞧瞧,不看看她今天晚上睡也睡不著了。
再看滿殿的妃嬪也忽然變得極為順眼起來:“免得被皇貴妃說哀家小氣——她嘴巴上不說哀家也知道她心裡必定會說的,哀家今天大破財,所有她妃嬪按品階不同賞錦鍛一匹。”
這才是皆大歡喜呢,雖然賞得東西並不多,可是能得太后的賞賜那是極為體面的事情;何況太后可並不是常給妃嬪賞賜的,立時殿下鶯鶯燕燕叩拜一地,齊呼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良嬪和太子妃在叩拜完太后起身,都向皇貴妃輕不可見的點頭致謝:皇貴妃開口為紅鸞討賞,其實就是為了解太子妃之危;趁著太后高興的時候,確定太子妃無過且得了賞賜,此事也就揭過了。
到此時太子妃整個後背都被汗水浸透了,雖然皇帝的病好轉意味著她的皇后之夢變得遙遠了,可是沒有機會讓眾妃發難使她得到太后的責罰,也算是一喜;她以為事情就此揭過,當即就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很快就忘了剛剛的擔憂。
她開始煩惱,不知道時候才能坐上皇后的寶座;如果她現在是皇后,要打發紅鸞也就不必怕這些妃嬪藉機生事,更不必在太后面前如此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只要一日她不是後宮之主,那這皇宮就不是她的天下。
太后在聽到尚儀說皇帝的臉色果然好了很多,睡得也是極香甜之後,很高興的和皇貴妃等人說起了皇帝小時候的事情。
“依妾來看就是太后的心感動了滿天的神佛,明天去寺裡不是許願而是謝佛祖之恩了;”柔妃笑意盈盈:“相信明天定會是個好天氣。”
麗妃點頭道:“當然。太后明天要帶哪些人去,尚儀可安排妥當了?定要小心仔細的伺候著才成,不能有任何的疏漏之處。”她看一眼太子妃:“紅鸞恭侍要不要明天伴駕?”
尚儀看太后一眼:“回娘娘的話,紅鸞恭侍已經被太后賜到太子殿下身邊伺候,當然不會伴駕的。”
“哦,我倒是忘了這一點。”麗妃翹起蘭花指:“只是希望不會還有其它人忘掉才好;不要太后隔了一日回宮,紅鸞恭侍的親事已經板上釘釘。”
太后看看麗妃,知道她是話中有話;她一直沒有對紅鸞的親事說過不,只是認為紅鸞不過是訂親罷了,又不是馬上出宮並不妨礙她讓紅鸞做事兒;而現在皇帝的病好轉之後,她更懶得理會太子妃的小心思;當然了,紅鸞成親的日子是要經過她點頭才可以的。
對太子妃的不滿也不是一兩天了,此時皇帝病情大為好轉她也就沒有心思尋太子妃的麻煩,自然也就不想理會麗妃的話。
太子妃所怕只是眾妃對她們家族有所謀算,而要把紅鸞打發出宮的想法並沒有改變;聽到麗妃的話很不快的看她一眼,心想等到她為後的時候定要這位貴妃知道厲害。至於太后會不喜她,正好她還極為不喜太后呢。
她剛入宮不久,太后就弄個宮人給太子是意思?天下間有這樣做太婆母的嗎,實在是欺人太甚了;怎麼也要她有喜或是無喜過個二三年太后再如此安排才對。只是太子妃忘記了,太后不是太婆母她是太后,全天下身份最尊貴的女人。
而她也不只是太后孫媳,更是太后和皇帝、太子的臣下,就如她的自稱“兒臣”般;可是她並沒有這樣想,只是想著她是太子妃,以後正位中宮就能母儀天下,是皇家的人——皇家的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而媳婦在很多時候都是被當作外人的存在,尤其於皇家來說。
太子妃只想著成為皇后,讓整個皇宮都要看她的眼色、聽她之命行事,成為真正的後宮之主,而不是像現在處置個宮人都有這麼多人來和她為難。
“對了,太子妃給紅鸞恭侍安排了不少的人,聽說由著紅鸞恭侍挑,過去之後就是良妾等著安享榮華富貴——太子妃,你給我們說說那些兒郎,也讓我們品評一番如何?”這位妃嬪位份不高,但是卻是誕下了公主的人。
不過她能開口,當然少不了好處的;有些事情上位者是不便說出來的,而今天晚上各位妃嬪想達到目的,總要有個挑破窗戶紙的人:開口的這位就是了。
太后聞言微微皺眉:“不是說,是個姓魏的年青人。”
柔妃微笑:“太后就有所不知了,太子妃雖然年紀青青,可是做事考慮的極為周到;紅鸞那丫頭不是太后的人嘛,太子妃可是要對太后盡孝心的,自然不能隨便的把人打發出去,免得被人誤會了反而不美;所以太子妃選了十幾個青年才俊讓紅鸞親選,這對宮人來說可是從來沒有過的——方顯出太子妃的孝心與周全來啊。”
她的話聽上去句句都是極好的,可是每句話暗中所指卻能讓人驚出一身的冷汗來。這不能怪柔妃,她熬到今天的位份,才把家族稍稍的幫襯到眼下的局面,還要面對麗妃的打壓:而好處只有那麼多,她豈能看著太子妃現在就要把好處都奪了去?
現在太子妃就敢如此明目張膽的行事,那以後她正位中宮還有她們這些人喝水的份兒嗎?太子妃正正擊中了柔妃的要害,也擊中了宮中所有妃嬪的要害:太子妃行事太過猖狂,對,就是猖狂。
當年的柔妃扶持自己的家族,那可是小心又小心、在意了又在意,做也要防著讓人知道、防著被人所忌;但是太子妃的行事,是完全不把宮中的妃嬪放在眼中啊。
377章 神來之筆
良嬪抬起頭看向柔妃,剛想開口就聽皇貴妃笑道:“太后,您賞了我們可是還沒有賞紅鸞呢;我的記性向來很好,太后您不封賞我可是會記很久很久的哦。”她一開口把殿上因為太子妃和柔妃緊崩起來的氣氛輕了不少。
太后的臉色緩和下來,看著皇貴妃嘆氣:“賞,哀家當然不會忘了的;好在紅鸞是哀家和太子的人,如果是你的人你還不時時緊緊盯著哀家?”她沒有看柔妃卻看向太子妃:“紅鸞你也是極喜歡的了,依你看賞她點好呢?”
太子妃張嘴就道:“太后您賞給兒臣們的也只是錦鍛而已,她只是宮人隨便賞點東西也就是了。”她很不忿柔妃等人為紅鸞說話——就算明知道柔妃等人的目的並不是紅鸞,但她想到太子為了紅鸞居然親自到太后這裡來求懇,就十二分的惱火,根本聽不得旁人說半句紅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