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親王妃自謙親王去世後,搬至整修出來的佛堂居住,打從何樂安回京,見過幾次,她也免去她每日早起的請安禮了,但何樂安還是每日早起給她弄齋菜,若得空閒,午膳和晚膳都會照看幾分。
也不是她為了賣好特意逼迫自己早起,只是她在邊關數年,已習慣陪司徒玥早起操練,偶爾還與他們上山打獵什麼的,剛回京作息還尚未改得過來,便順手照料一些。
廚房裡,芳蕤笑道:“從前我們王府來過一個小和尚,他煮的齋菜也甚合王妃心。”
那小和尚就是她呀,何樂安笑而不語,只聽芳蕤懷念地道,“後來不知怎的,就不辭而別了,越郡王盛怒,還責了王妃身邊的王麼麼,好歹念在她伺候王妃多年,勞苦功高的份上,只要她早些退休,離開王府作算。”
“那小和尚也是個慈善的,婢子不過受令稍微照料他一些。他走前還贈了銀錢給婢子,可惜後來與王妃同往相國寺,已尋不到他了。”
何樂安還不知道這一段,忽然隱有暗示性的咳嗽聲響起,她轉臉見仲孫玥好整以暇地站在一邊,旁的還有謙親王世子仲孫瑲,他幾次都掩不下唇邊的笑意,便道:“知道弟妹給母親準備了早膳,我剛好要過去,由我端給母親吧。”
何樂安頜首,“我今日要與慧語去相國寺,點心準備得有點多,世子兄長也拿一些回去吃吧。”轉而又對仲孫玥道,“你進宮時,也幫我拿一些給媚姐姐她們,過幾日的宮宴,便能見到面了。”
**
奢貴的車廂裡,薛慧語神色鬱郁地道,“你們才回京,便要將狒狒和春捲送上山學藝,是不是太殘忍了,他們可想念你們了,可你們……做法可不像是親生的。”
“我們去到哪兒,哪兒就會有危險,嶽麓山起碼守護,還有夜明與薛世子的師父傳授武藝,倒比繼續留在京城要好,這些年若非你和薛世子保護,怕是他們早遇不測。”
薛慧語挨著車壁嘆息,“便是不知,為何他們小小年紀要忍受這般多,可我也勸不出口讓你們不要再理那些事情,若沒有國的話,家就要亡了,如今連‘鬼’是誰都不清楚,陛下仍要你們回來當餌,我總忍不住擔心,近來睡不好,隔壁還搬來個無賴。”
“什麼無賴,人家可是大將軍,我與他相處過,性子不錯的,你也是,自與宣親王世子退親後,姨母已經放任你了,你即使無心情愛,但遇到合適的吧,順其自然也不錯,何須這般抗拒呢。”何樂安忍俊不禁道。
“師清和,這名字,總叫我想起那人。”薛慧語道,“當年他撈回小姨夫半副屍骸,我是感激的,可他為人太輕浮了,才見面而已,便說喜歡我,滿城如花的小姑娘誰不想嫁給他,他偏生喜歡我一個二十有二的老姑娘,想想就覺目的不單純。”
“……”不不,這回你真的想太多了,他真的是喜歡你,何樂安想了想,認真地道:
“我當年也覺得夜明目的不單純,堂堂郡王爺,想嫁給他的姑娘能繞皇城數圈吧。可他偏生就要娶我一庶女,我還被他嚇得幾番連滾帶爬的逃開,但歲月證明,他是真的喜歡我的,有時候喜歡就是這般怪異,與別的無關。”
薛慧語道,“我原是不想理睬他的,偏偏他的名字叫我有些在意。”
說話間,已到了相國寺,何樂安去探望師父,才知道有一師兄和師弟都還俗了,似乎熱鬧都離開了,禪房這邊的院子又變得冷清起來了,可她師父卻說:
“生離死別乃尋常事,無須過分在意。”
“師父此等修為,定是我等不能與之比較的。”何樂安笑道,遞上一食盒的素齋糕點,“日後弟子定常常來看望你。”
與師父告辭後,何樂安陪薛慧語去許願池許願,想起什麼,她指著池中那偌大的老烏龜笑道,“我從前還想過偷了它來煮湯,後來師弟告訴我,這龜仙是師父打救回來的,若宰了怕是師父得讓我泡水中當它的替代品,饞了許久,做夢也是它,每每半夜要起來打坐唸經半響才能繼續睡下去。”
薛慧語剛笑出聲,一把男聲也隨之笑了起來,她們齊齊驚疑地轉頭,便見一衣著不凡,看起來約莫三十歲左右,模樣俊而儒雅,氣質溫斂的男子,有些抱歉地朝她們拱拱手:“我剛巧路過,並非有意偷聽,還請兩位莫見怪。”
歷經數年近在眼前的腥風血雨,再見到這張忘不掉的,時常化作夢魘騷擾她的臉龐,何樂安的心還是忍不住顫了顫,卻聽薛慧語行禮道,“臣女見過睿親王。”
“這就是傳聞中保養有方的睿親王。”何樂安榮耀在身,除了見到皇帝與皇帝的老婆們要行禮外,別的親王級別的人,已經不需要再特意行禮問安什麼的了。
睿親王自是認得薛慧語的,可剛回京的何樂安,他不曾見過,便好奇地打量這位年輕的婦人,只聽薛慧語介紹道,“睿親王近來離京,有所不知了,這位是越郡王妃。”
他恍然道:“是堂弟媳。果如傳聞,是個有趣的巾幗英雄。”
“睿親王誇獎了。”何樂安鎮定下來淡然地道。
閒聊幾句無傷大雅的話後,睿親王告辭了。
薛慧語壓低聲音咋舌道,“是不是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四十歲的人,真想問問他保養的方子,讓我日後老了,也好當個美麗的老婆子。”
她發誓,你知道後,絕不會想以那方子保養,何樂安撫下一身雞皮疙瘩,還未語,薛慧語又道,“不過京中盛傳他克妻。這般年歲,連個孩子都沒有,娶一個死一個,如今便是他姿容出眾,也沒有人敢再不要命地嫁進睿親王府了。”
“那挺可惜的。”
“陛下幾次要為他賜婚,他都拒絕了,說是不想禍害哪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