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575 商場的救星!

不管你是在西部偏遠的小山村,還是在西南偏遠的山溝溝裡,反正只要你有個準確的地址。

你就都可以進行網購。

於是從2014年開始,電商就開始漸漸贏得了這場和實體商業之間的戰爭。

而實體商業,雖然在前十幾年,發展非常迅速。

確實給很多城市帶來的發展的機會,但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

比如首先就是商場租金昂貴,因為當初拿地的價格就很貴,所以店鋪的價格自然也就貴。

最開始商場裡的店鋪還是出售的,可是自從某家商場的店鋪,因為商場人流量,以及建築質量方面出現問題,被店鋪業主維權要求退房之後。

幾乎所有的商場運營商們,都選擇只租不賣的形式來運營了。

可問題是他們的店租可不低,所以就算有商家入住,那他們的商品價格肯定也不便宜。

這樣一來就給廣大電商們帶來了機會。

本來那個時候電商就不用交稅,而後來在價格上,又取得了優勢。

自然商場就衝這場爭端中是敗下陣來。

同樣的一件衣服,在商場裡就要幾百塊起步,動不動價格就上千。

而在網上,一兩百塊就能拿下。

長此以往,自然是越來越多的人都不願意去商場裡逛了。

而等到最近幾年,商場越發沒落的情況,幾乎在全國範圍都在發生。

甭管你以前是多大的品牌,什麼億達也好,大樂城也罷,反正現在基本就都沒多少人願意去逛了。

而現在,全國的各大商場,也都在積極謀求轉型。

最初的商場,都靠出貨量來賺錢,說白了甭管你是買了他們家的店鋪,還是租了他們家店鋪。

最後賣掉東西,都要做商場的路線,然後他們壓商家的貨款,吃利息賺錢。

那時候的商場,不光租售店鋪,光是物業費,裝修費,還有押商家的貨款,都能賺到很多的錢。

可是後來當商場被電商徹底碾壓了,沒人願意逛,人流量大減。

商場又開始轉變套路,因為商鋪也賣不動了,於是他們就做只租不賣的買賣。

靠受房租過日子,這時候他們也一樣能夠勉力維持。

反正那幾年,還是有很多人想到商場裡去試試水的。

一家商鋪幹黃了,很快就會有另外一家頂上來。

最開始商場還能提要求,那就是入住商場的必須都是國內知名的一線品牌。

可是到後來,商場連這方面的要求也不敢提了,反正一些沒怎麼聽說過的二三線,甚至三四線品牌,也開始入住各大商場。

而又過了兩年,商場經營者們發現。

哪怕是那些沒什麼名氣的雜牌,都沒人願意到他們商場裡租店鋪了。

因為他們的租金貴,物業也貴,最關鍵是還沒什麼客流,沒人願意去逛,那商家還怎麼賺錢?

商家不入住,這下諸多的大商場也是慌了神。

這時候這些商場經營者們才發現,原來他們一直引以為傲的客流,已經下降到了這般地步。

他們現在最需要的,原來不是各種商業品牌,而是客流啊!

於是近些年來,商場的經營者們是想盡辦法,來把客人重新引回到商場裡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