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717 如何培養大國工匠

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不信大家可以看看咱們的培養體系。

咱們的技校,那就不必說了,什麼水平大家都知道。

別說學習理論了,就是學生想出去找一家實習的工廠都費勁。

就算你能進了工廠,你看看又有幾個老師傅願意真心實意教你技術的。

大多數都是被那些工廠老闆,當成免費勞工拼命壓榨。

最後技校畢業,能學到真本事的,說是萬里挑一都不為過。

最後一輩子,也就只能在各家工廠的流水線上混沌度日了。

至於說咱們那些考上大學的工科類學子,比如什麼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什麼工程控制的。

你別說技術水準,就是理論知識都不一定能比得過人家技校畢業的學生。

這還真就一點不誇張,否則的話那些什麼XX自動化的專業,還有機械工程之類的專業,也就不會成為大學生們嘴裡的勸退專業了。

而且這些專業現在在國內也不吃香,首先就是畢業之後工作很難找。

其次就是找到之後,你很難適應,大部分都是去工廠一線工作的環境,髒亂差不說,還得不到重視。

然後就是薪水不到位,讓很多年輕人對這樣的工作已經失去了激情。

這就是目前大部分機械類專業的大學生們畢業之後的現狀。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上層喊了那麼多年的產業升級。

但我們的產業卻遲遲升級不上去的一個主要原因。

就是理論和實際結合的不好,機械類專業的大學生們畢業之後,根本得不到發揮才華的機會。

而在反觀德國,在看看人家的大學是怎麼培養大學生的。

首先德國的大學招收機械類專業的學生要求並不算高,但你想要從這裡畢業,那可絕對是非一般的難。

他們嚴格執行著寬進嚴出的制度,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被淘汰了。

當然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在學校裡一直混著,十年八年都不成問題。F

反正德國的大學是不收學費的,但你總要生活吧?

所以像那種在大學裡混個十年八年的畢竟還是少數。

德國的工科類院校,如果你入行之後,第一年同樣是要學習各種理論方面的知識。

然後從第二年開始,你同樣會被安排進行各種社會實踐的。

和技校的學生不同的是,技校的學生去的大多是那種中小型工廠,不怎麼出名的。

而大學裡的學生,則會被分配到一些比較知名的中大型工廠。

比如大眾,賓士,寶馬,克虜伯等等。

甚至如果你是學習重化工專業的,還會被分配到巴斯夫,拜耳這樣的化工巨頭裡面去實習工作。

而這些實習崗,也同樣是有師傅帶的。

人家會手把手的教你怎麼成為一名合格工程師。

首先自然是要去一線實踐工作理念,而在這個過程中,師傅會交給你怎麼樣去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