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理上來說,這些專家說的倒也沒錯。
有很多學生他確實不是學習的料,與其浪費時間,去上個三流大學,最後畢業即失業。
然後找的工作不是銷售,就是買房子的,還不如早早到技校裡學一門手藝,然後工廠裡去工作。
可現在有兩個問題,一方面就是我們的技校有幾所是真正培養合格技工的學校?
有幾個是對學生認真負責的?
說句不好聽的,現在市面上的大多數技校,都是那些不成才的壞學生們混日子的地方。
而且你以為真的是那些學生們喜歡在那裡混嗎?
其實並不是,而是因為學生們在那樣的爛學校裡找不到為之學習和奮鬥的方向和目標。
大多數的學生們只知道,自己畢業之後要進工廠。
可是在這學校裡,你連基本的理論知識都學不到,等到實習的時候,更別提找到合適的實習單位了。
哪怕被學校安排進了一些實習單位,可不發工資也就算了,還要被工廠當成血汗奴隸來用,你說那些學生們會怎麼想?
一代代的遭遇口口相傳下來,還有多少學生還踏踏實實在技校裡學習技術?
還有就是就算你學到了技術,進了工廠。
你在崗位上踏踏實實的勤勞肯幹,可幹了十年,最後提拔車間主任的時候。
你卻發現,你根本比不上空降下來的大學生。
那大學生技術沒你行,甚至連車間裡的很多裝置都不認識,更不知道怎麼操作。
可人家就是有個大學文憑,最後提拔的時候,上面也不考核技術,最後就選擇了他。
你說這讓多少一線工人,會在瞬間心態就崩了?
而且就算你一輩子在一線幹工人,這工人的工資提升,你總得有個考核的依據吧?
你總不能因為他是大學生,可一天一線都沒上過,就因為比我多了個學歷,就工資比我高吧?
而且我幹一年,是不是就應該調整一下薪水?
畢竟這一線工作是又髒又累,還辛苦,能堅持長期幹下來的可沒幾個。
而且有些工種,還就是熟能生巧的工種,你總不能我都已經是八級鉗工了,可還給我開著小工的工資吧?
這樣算下來,這套考核機制,其實就是給那些專門學技術的人準備的。
在這套考核機制下,只要你認真學習技術,不斷的提升自己。
那麼這套考核機制,其實就是給那些喜歡鑽研的人預留的一條提升通道。
要知道並不是所有人天生就喜歡坐辦公室的,有些人其實還就喜歡在生產的一線研究。
可你總要給這樣的人安排一套合理的上升通道,如果連這條通道都堵死了。
那你想要的科技創新,也就基本沒什麼希望了……
而這條給技術人員預留的上升通道一旦打通了,那就相當於給國內的工業打通了任督二脈。
今後功力飛昇,那更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