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983 大象的賽道

因為以前,他們在全世界範圍而言,說句實話,可以說是獨孤求敗。

哪怕現在世界造車界第二巨頭是大眾,可是大眾也就是靠兔國市場,以及兔國的特殊國情撐著。

一旦離開了兔國市場,在全球其他地區,出了他們自己的歐洲老窩。

大眾可以說根本就沒有和日系車企競爭的實力。

無論是在北美,還是大洋洲,抑或是中東,非洲,南美洲。

任何一個地區,大眾在日系三巨頭面前,那都是個弟弟。

所以日系車企,其實是不懼大眾的競爭的。

而且對於美系,他們更是沒放在眼內。

就美系那些油老虎車型,出了一些特定的國家地區,和有錢人之外。

普通消費者還真就消費不起。

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這次卻是以前他們怎麼都看不起的兔國車企,突然跳出來捅了他們兩刀。

一家長城,一家是奇瑞。

這還沒算BYD呢!

而且以現在BYD的發展,人家已經甚至已經脫離了普通兔國車企的形象。

開始有了和特斯拉叫板的意思。

就比如這邊蓉城車展之後沒多久,人家突然有搞了一次新聞釋出會。

這次是他們老總親自登臺亮相,講解了一款他們全新開發的平臺。

這款平臺,可是完全根據電動車的使用需求而開發出來的。

對於外行來說,就是看看熱鬧,可是對於內行來說,這可就太特喵的讓人震撼了。

為啥這樣說?

因為就目前全球的電車市場而言,你看有幾家車企是基於電車,開發一個全新的平臺的?

除了特斯拉之外,也就兔國的幾家車企了,就是大家口中費不拉堪的小鵬,理想,蔚來之流。

不過這三家,在特斯拉麵前根本都不夠看。

而此前吵吵著在電車領域技術獨領的BYD,也沒有一款真正基於電車開發的平臺。

此前他們使用的車型,大多都是基於原來的燃油車改裝過來的。

甚至現在很多車企的電動車,混動車,都是把以前的燃油車直接拿過來之後改一改,然後開發出來的。

很多人可能就不明白了,會說這不挺好嘛?沒什麼不對的啊!

事實上這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電動車的做功原理和燃油車是完全不一樣的。

電動車沒有發動機,沒有變速器,只有電池和驅動電機。

而這相對燃油車就大大節省了空間,和重量。

所以如果按照電車的需求,今後電動車的發展趨勢就是,今後的電車前面是不會像現在的汽車一樣,有一截突出的發動機艙的。

像特斯拉,雖然保留了發動機艙的位置,但其實裡面就是一個行李箱。

而且哪個部分,也做成了一個安全碰撞的潰散區。

之所以還保留這部分的設定,其實就是怕如果把車子做成麵包車形狀,一個是不夠酷,二來是怕設計太過前衛,消費者接受不了。

所以才沒有一步到位……

而BYD這次就直接根據電動車的需求,開發了一款新的平臺。

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根據這個平臺做很多設計和改進。

比如可以按照現在燃油車的外形來設計新車,也可以直接設計成未來電動車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