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983 大象的賽道

讓車子擁有更大的駕駛艙空間,和後備箱空間。

這一步就走到了很多車企的前面。

就比如前幾天,就是蓉城車展剛剛結束之後,從法蘭克福車展改成的慕尼黑國際車展上。

國內就有無數的跪舔汪,跳出來瘋狂跪舔。

什麼BBA大眾都已經開始轉向電動車了,國內電動車企業的好日子到頭了。

國際大佬的技術底蘊深厚,只要人家認真起來,你們國內這些宵小全都得完蛋。

說實話,看到這些牧羊犬自媒體出來亂噴的時候,肖鋒真想把它們從螢幕裡揪出來錘爆他們的狗頭。

你們這幫狗犢子,就每一個睜眼說話的?

你們看看,那幫德國人推出的車型,都是什麼車?

全特麼是從傳統燃油車平臺改吧改吧,就拿出來湊數的車型。

有一款真正從電動車角度設計出發的車型嗎?

而且就他們那些概念車,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就放出來的車系了,這次又拿出來濫竽充數炒冷飯。

既然你說他們底蘊深厚,你看他們推出一款全新的電動車了嘛?

瑪德,這幫孫子,見了他們洋爹做一點動作,他們都漫卷詩書喜欲狂了。

可實際上呢?

就德國佬那幫榆木腦袋,一個轉型,他們都得轉十年。

更何況,你以為他們願意放棄現在燃油車能給他們帶來豐厚的技術紅利嗎?

日本人都捨不得鬆口呢,更何況他們?

他們自然不是不知道未來電動車一旦上位,他們會面臨什麼。

可他們現在就和咬住活物的王八一樣,就是捨不得鬆口。

更何況,他們轉型之日,就是他們的死期。

你要知道德國車之所以口碑好,那是建立在他們燃油車的口碑之上的。

是因為他們首先發明的內燃機,和柴油機,所以他們的汽車才有了現在的口碑。

可一旦進入到電車時代,都別說電車了,就是混動車,他們都得抓瞎。

他們什麼幾把BBA,都得歇菜。

別說到電動車了,就是混動車時代,他們就都不值那個價了。

在燃油車時代,他們還可以靠大排量發動機,靠超牛逼的變速器匹配,以及豪華內飾等等來打造自己豪華車的定位。

可是到了混動車和電車時代,他們的上述優勢都將蕩然無存。

所以真的到了電車時代,他們註定就死無葬身之地。

至於日本車,更是如此。

而隨著BYD前幾日釋出的全新造車平臺,人家把電池整合到車底,變成了車身的安全結構。

而且還研發一款超寬溫域系統,來保證冬日電池放電。

這些技術看似簡單,可你看哪個德系,日系車企實現過?

所以隨著瞭解深入,日本人就越發的崩潰。

這特孃的,前兩年還看不起的小癟三,怎麼現在一下就抖起來了。

前有長城和奇瑞,對日系車企的傳統燃油車,進行圍剿。

這到了後面,又有個BYD,聯手特斯拉,一下就封死了日系車企,在電動車領域上升的道路。

這尼瑪,還讓不讓人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