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007 抱大腿

就從他們此前釋出的那款什麼I系列就能看出來,可以說推出即撲街。

那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玩明白,電動車的核心到底是什麼。

還想靠著自己在燃油車時代積攢的口碑和名氣,繼續在電動車行業裡當頭部車企。

你這不是做夢呢嗎?

甚至很多寶馬的設計師都以為,電動車嘛,那還不好搞。

只要把咱們燃油車隨便找過來一臺,把裡面的內燃機換成電動機,不就完了。

而他們也真那麼做了,可那樣做的實際後果就是,你這車子註定效能會拉胯。

因為真正專業的電動車,必須要有一個自己的平臺。

而目前全世界車企裡,真正為電動車開發自己平臺的企業就那麼幾個。

最有名的就是特斯拉和BYD了,另外幾家,都是一些名氣不太大的國內車企。

因為電動車,沒有發動機,變速器,就靠電機,電池來驅動。

所以如何佈置電池,和電機,這才是關鍵。

你要考慮車子的重心,所以設計的時候,必須要考慮這些零部件的佈局。

而這些零件的佈局,如果佈置不好,那可是會很嚴重的影響,電車的行駛里程,和駕駛感受的。

而這也正是消費者最在乎的。

可是目前意識到這一點重要性的車企,全世界就只有特斯拉和BYD。

就連BMW也沒有意識到,全新電動車平臺的重要性。

不過他們卻也知道,今後想要在電動車領域混開了。

那就必須要抱上一根粗腿,此前他們嘗試著找長城合作。

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看重人家的能力。

他們那點算盤很簡單,其實無非就是先合作,如果有機會,就吞了人家。

你還別不信,這就是這些國外車企的用心。

可誰也沒想到,人家長城居然越做越好,人家的當家車型,連續幾十個月佔據國內SUV銷量榜的冠軍。

這就讓他們既是眼饞,有感覺希望渺茫。

而且這家企業的學習能力還賊強,如果和他們合作,很有可能會把自己繞進去。

所以你看他們和長城裡裡外外談了好幾年,緋聞也傳出了不少。

可惜最後都沒能合作成功。

可是後來,他們又看到了他們本家大哥賓士和BYD合作的情況。

兩家確實是想搞電動車的,可誰都不願意拿出核心技術。

所以搞出一個騰勢,但實際造車結果卻不倫不類。

現在人家BYD是越做越強,甚至豐田都說了,將來要和BYD合作。

你說這時候他們在找上去,估計人家BYD根本都不鳥他們。

而這次晨華的收購,則是讓他們突然感覺看到了希望。

這名廚集團雖然不是專業搞車的,可他們關係門路卻非常牛掰啊!

你就比如,現在在兔國火的不得了的勸業基金,專門給那些新型實體投資的一家基金。

就是這家公司和第九實驗室聯合成立的。

而這家基金,現在在兔國已經成了創業板的指路明燈。

但凡是他們投資的企業,那將來發展,就沒一個做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