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我又雙叒叕開新書了:重啟人生:我能打給十年前的自己,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所以也難怪那些家長們,對那些技校不放心。
因為我們現在的技校,是真的跟不上我們國內的發展速度。
也根本沒多少是真正培養技術工人和產業工人的學校。
並且在今後如果沒有合格的專業技術工人晉升體系,你也別想著會真正有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當工人。
我們想要成為真正的工業強國,就必須從新建立一套技術工人培養體系。
並且給技術工人開闢一條,真正的晉升道路。
而這也剛好很適合在省城的新區這一塊來做。
而最近國家也在強調,關注實體,並且把資金也在引向實體產業。
所以可以預見,在未來二十年內,我們的實體產業,將會迎來天量的資本。
不過問題依然存在,那就是雖然很多實體工廠會得到資金注入,但我們的實體產業到底能不能發展起來呢?
現在網上有一種論調,那就是以前我們只是不重視,但凡要是我們重視,並且加大投入,那就沒有我們攻克不了的技術難點。
可問題真的這麼簡單嗎?
以肖鋒的經驗而言,只能說這些人太樂觀了。
實際上,在實體產業領域,卡著我們脖子的技術實在太多太多了。
你就比如工業機床,一說起來大家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可你說PLC,或者IGBT,這是什麼,又是幹什麼的?
恐怕沒幾個人知道!
而實際上,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才撐起了現代電氣自動化真正的脊樑。
PLC就相當於自動化的大腦,而IGBT就相當於傳遞神經訊號的神經節點。
而這兩樣東西,在沒有星火科技之前,我們國內技術百分之九十的市場都是被外資企業佔據的。
尤其是PLC,這玩意我們主要採購的都是西門子或者施耐德的。
而且滲透率非常高,高鐵控制樞紐,水電,火電,各種鍊鋼廠。
等等只要你使用自動化生產線,你就離不開PLC。
而關鍵這種關鍵的電控大腦,我們都需要進口,我們的落後可想而知。
也是天佑我中華,隨著星火科技的出現。
這些以前看似不起眼的科技短板,正在一塊塊的補齊。
可問題是,星火科技也是被肖鋒拉緊了韁繩,不敢放任他們用力過猛。
因為一旦要是放任他們火力全開,那他們能拿出來的東西可就太嚇人了。
可這樣做是有一定的好處,可以在短期之內,迅速提高我們的工業實力。
但問題是,這樣拔苗助長,對我們工業化也是沒有好處的。
甚至還會讓我們的工業產業,產生很多斷代。
因為沒有技術積累,在向下一步繼續推進的時候,會浪費更多的時間。
這裡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拿我們的國防工業的空軍來說。
可以說我們的空軍,起步就非常高,直接就是噴氣式戰鬥機起步的。
因為我們的空軍建立就是從二戰之後建立的。
當時老大哥支援了我們大量噴氣式飛機,讓我們在朝鮮能和鷹醬一較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