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問題是,後來當我們發展自己的航空工業的時候卻傻了眼。
雖然起點很高,但因為前面螺旋槳飛機時代技術積累的缺失。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甚至連螺旋槳飛機都設計不好。
很多人可能不信,但如果你坐過我們的神州X號,你就知道了。
至於噴氣式戰鬥機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就算從老大哥那邊引進了生產線。
可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連噴氣式飛機的航發都造不出來,就算一比一模仿老大哥的航發,也模仿不出來。
比如人家航發裡面的渦扇扇葉,為什麼要這麼佈置,到底什麼原理。
我們的科研人員就死活都琢磨不明白,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完善的空氣動力學理論。
就比如當年我們買了鷹醬的黑鷹,以為逆向研發會很簡單,然後就拆了黑鷹的發動機。
結果往回拼裝的時候,卻怎麼也拼裝不會去,最後居然還多了好多螺絲…
這就是經驗,和技術積累的差距。
以至於,後面我們不得不花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來補課,才降降補齊了短板。
但距離歐美頂尖的航發設計理念,我們卻依舊落後了十年。
所以肖鋒可不希望,我們後期的工業發展,還會遭遇到這樣的瓶頸。
就比如現在我們的J20,聯合FC31都因為星火科技提供的最新機床。
不但大大提升了加工精度,提升了加工的效率,裝上了最新型號的發動機。
可即便如此,也只是效能比肩F22或者稍弱於F35而已。
可就在咱們空軍這邊剛剛因為取得的一些成績,而沾沾自喜的時候。
人家米國GE方面突然宣佈,要開發下一代也就是第六代航發,並且已經取得重大突破進展了。
而人家的新一代航發,主要特點就是自適應巡航發動機。
起原理就相當於我們車用渦輪的可變截面發動機一樣。
人家的渦扇扇葉的截面居然做到可變形,可調節。
這樣就可以隨時調整發動機的進氣量,從而改變發動機的工作狀態。
人家的航發可以有高燃油效率,和高推力兩種模式可以切換。
當你需要節省燃油的時候,人家就採用節油模式飛行。
當進入戰鬥模式的時候,人家就採用高推力工作模式。
這樣的好處,就是既能保證飛機使用的經濟型,和壽命,又能保證飛機作戰的高效率。
最關鍵是極限推力還非常大!
而且這樣的航發,還可以有效的結局F35的短腿問題。
就這麼一個理念的提出,就是咱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你不要因為人家只是說說而已,前腳人家剛宣佈要開發新飛機。
後腳為了這種新航發專門研發的陶瓷專用材料,人家就公佈出來了。
這就說明,這只是人家的技術儲備而已。
以前之所以不搞,那是因為人家的F22和F35,已經獨孤求敗了。
處於經濟方面的考慮,沒必要把這套技術拿出來。
可當你追近了,人家就把這套技術拿出來,而同時人家也已經開始對下一代技術的研發和儲備了。
這一點就足以證明米國在科技儲備方面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