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天。
這兩字出自《中庸》第三十一章,原文為“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凡有氣血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這兩個字的考題有多黑?
你若按照字面去理解,便會發覺這完全是茫無頭緒,什麼“配”什麼“天”?
“天”可是理解為天道自然,天子,民心,至聖先師……
那怎麼配?
皇天配后土?三牲祭天?德配天地?聖德如天?天子聖德,民心即天心……
所以要弄清楚這兩個字的意思,就非要清楚這兩字的出處不可。
當然,這難不住大部份的考生,畢竟玩四書五經沒有十年寒窗也有十二三年了吧?
即便搞不清楚是哪章哪段,但起碼出處還是能弄清楚的。
但黑就黑在這裡,這兩個字乃是全章的收束語,雖只區區兩個字,卻是概括整章百餘字,要理解這兩個字,非要整章通背得下不可。
看似是小題,實則是數十年難得一見的大題。
破題也要按大題,即按照整章的意義去破題。
這就強人所難了,很多人背不完全的!
單單這一點,就能刷下至少三成記性不夠好計程車子。
你以為這就完了?更黑的還在後頭!
要破這兩個字,還需要完全熟記“朱子集註”裡關於整個《中庸》第三十一章的所有註解。
我頂你個肺,這量就大了去了,十之四五的考生鐵定是記不全的。
這還僅僅是破題,後面的承題起講這些呢?
每一個關節都是一道撕心裂肺的考驗啊!
這其實是拿一篇兩百字的文章做題目,然後直接省略掉前面的一百九十八個字,只保留後面兩個字,你做一篇文章給我看看?!
最不易察覺的還有一道暗黑在其中,不要忘記了,這可是首題耶!
只要是考生,就得把大部份精力放在首題上。
可題目難到了這樣一個喪心病狂的地步,能通順的作出一篇文章就已是不易。
所以當考生玩了命的將題目作完,他便會發現,為了這個破題,他絞盡腦汁花去了無數寶貴的時光和精力,後面的題目已經沒有辦法做到最好了,怎麼辦?
縱然才高八斗也只能涼拌了!
科舉重首題,卻絕不代表了後面的不重要,在首題難分高下的情況下,後面的題目就有著定鼎乾坤的作用了。
更何況,如此高難的題目,很可能集體在首題上翻車,瞬間就把第二題和後面題目的重要性就突顯了出來。
是不是又要重新振作精神,哪怕是透支也要把第二題及後面的題目做好啊!
所以是不是兩難了?
這絕對是一道斷子絕孫的絕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