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著嗎你?”
李亞東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從包裡扯出一條毛巾,徑直走出房間,牆邊放著的搪瓷盆沒敢用,屋裡也沒洗手間,走廊盡頭有個水房,整層樓的客人刷牙洗漱外加上廁所全在裡面。
洗了把臉後回到房間,就與蔣騰飛一道下樓吃飯去了,裝行李的包沒帶,但裝錢的舊皮包依舊掛在蔣騰飛脖子上,這小子自打掛上去到現在為止還沒取下來過。
羊城的街頭確實熱鬧,哪怕是晚上也不顯冷清,在這個年代已經初具了不夜城的雛形,昏黃的路燈掩蓋了一些細節,竟有種回到了日後某個小縣城的錯覺,且毫無違和感。
車站旁邊自然不乏餐館,倆人選了一家門面最大的走了進去。
店名叫作“王記食鋪”,主打的是腸粉和籠仔飯,李亞東瞅了眼牆壁上掛著的價目表,不算便宜,裡面的客人也不多,這個點上座率只有三成,全都穿著比較得體的衣衫,與旁邊大排檔裡的客人涇渭分明。
雖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但階級層次其實到哪裡都依然存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這一局面的不是宏觀政策,而是個體經濟的落差。有些人習慣於墨守成規,有些人天生就不太安分,幾乎避無可避。
“要吃什麼自己點。”李亞東叫了一份臘味籠仔飯,指著價目表示意道。
“啥好吃啊?”
蔣騰飛兩眼一抹黑,主要這上面的東西他一個都沒吃過,然而初到南方,又想吃點好東西,回去也能吹個牛不是?
“那你就挑貴的點,貴的肯定不難吃。”
“對,就是這個理兒。”蔣騰飛嘿嘿一笑,要了一份牛肉腸粉,大份。
不大會兒功夫腸粉就上桌了,這玩意兒製作簡單,牛肉是事先備好的,腸粉舀一勺米漿往圓形簸箕裡一倒,放在煮沸的大鍋水裡一分鐘就燙好了。
“這不就是涼皮嗎?”蔣騰飛望著老闆端過來的牛肉腸粉,顯得有些不樂意,主要從外表看也沒見到肉,模樣跟京城裡有的涼皮也沒啥區別,頂多是熱的,就這玩意兒敢賣一塊五毛一份?
“涼皮是麵粉做的,這個是米粉做的。”
李亞東懶得多說什麼,漫不經心的等著自己的臘味蒸籠飯,到羊城不吃臘味就純屬白來,只是很多外地人吃不慣,他倒是挺喜歡。這種用竹蒸籠製作的臘味飯,日後會越來越少,逐漸會被一種新型的煲仔飯所代替。
“咦?味道還不錯呢,原來肉在裡面卷著。”蔣騰飛嚐了一口後大驚小怪,滿臉驚喜。
李亞東見屋裡的食客都朝他們看來,嘴角不由一陣抽搐,並非他鄙視蔣騰飛,跟這傢伙一起還真有種鄉巴佬進城的感覺。
這小子一口氣幹了三份,可見味道確實不錯。
要知道這年頭的大份腸粉可是拿那種直徑約二十五公分的大海盤裝著的,也真是夠能吃的。
這也幸好攤上了李亞東這號老闆,一般人非得被他吃窮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