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周珠華被貶罰
大牛也是沒想到,原來自己一個月有三百文那麼多。
原本他以為能跟著東家學手藝,不給工錢也是可以的,誰料東家卻承諾給他三百文,這在北疆這樣的貧瘠之地可以說是相當高了。
既然東家如此高看自己,那自己也不能掉鏈子。
隨即大牛抄著地地道道的北疆話對那婆子道:“嬸兒,您這鋪子確定每個月租五百文?我家在西風村,從小在鎮子上跑大的,像您這麼大的鋪面兒,三百文不能再多了。這還是我們家姑娘心善,沒給您坐地還錢。北市木匠鋪比您這鋪子還要大不少,一個月只要兩百七十文。”
周疏寧也看出來了,婆子是欺生,見她是外鄉人還是個女子,故意坐地起價。
但她一見周疏寧身邊跟了本地人,臉色瞬間又和緩了下來,起身解釋道:“既然是本地的,那我也說句實話吧!這鋪子三百文可以租,但不能再少了。北市和我這南市能比嗎?那邊是牲口市,怎麼比得了我這鬧市人來人往?便是它再大,不也是越有客流鋪面越旺嗎?”
周疏寧心道是這個理兒,他也是看中了此處客流旺盛才問的。
有大牛這個本地人長眼,大概也差不了,便直接敲定:“好,三百文我便租下了,大嬸您寫個租契吧!”
古代租房子也是有租契的,以免雙方賴賬。
大嬸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對他們道:“走吧!跟我一起去師爺那裡寫個租契。”
師爺是古代的幕僚,有軍師或秘書的意思,因為能識文斷字,經常代寫文書收取少量傭金。
周疏寧有些好奇的問道:“大嬸,您口中的師爺投在誰的門下?”
大嬸不冷不淡的答:“還能有誰的門下,不就是那位關內侯。”
周疏寧不知道這裡的關內侯和歷史上的設定有沒有出入,應該是侯位中最小的。
按戶食邑,具體這裡的關內侯會徵收多少戶的稅收,那得看皇帝的意思。
周疏寧現在就是後悔,他也不知道這位關內侯是不是原著裡的關鍵人物,早知道當初就熟讀並背誦全文了。
三人來到了一個正在擺攤賣字畫的年輕人面前,大嬸拿了三文錢給他,對方隨即熟門熟路的寫起了租契。
寫完租契後對方將一式兩份租契交給大嬸,大嬸和周疏寧分別簽字畫押,這租賃合同便算成了。
周疏寧也是沒想到,這房子租的竟這樣順利。
他把合同收了,接過大嬸遞給他的鑰匙,對大牛道:“走吧!咱們去簡單的佈置一下,以後你就在這邊守櫃臺。按照我剛剛說的,每月給你三百文。”
大牛聽到東家親口承諾後,整個人都激動了,眼圈兒微紅的給周疏寧鞠躬:“謝謝姑娘,我一定會好好幹,不辜負姑娘對我的信任。”
周疏寧還嚇了一跳,這麼隆重的嗎?
不過想來也是,北疆物資實在匱乏,能找一個月入三百的營生已經很難了。
周疏寧交了三個月租金,又去淘了一個二手櫃臺,並幾個貨架和屏風,就這樣小店算是佈置妥當了。
他滿意的看著自己的第一家鋪子,點頭道:“大牛,買幾掛鞭,明天開張用!”
大牛似懂非懂道:“姑娘,什麼是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