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六十章 三大政策

孔興燮被劉衍命人帶了下去,先到花廳去等候,稍後等劉衍等人議事完畢後,便可以開席款待孔興燮了。

待到孔興燮離開後,劉衍和眾人便轟然大笑起來,陳勳說道:“閣老此番可是大豐收啊,我來算算這是一箭幾雕,至少有好幾只大雕!”

劉衍也笑著說道:“我看:打壓了衍聖公,搞到了大批的錢糧,給國土部、民政部、商務部弄到了產業、房屋和土地,震懾了文官和天下讀書人,我來算算,差不多有四隻大雕。”

眾人再次鬨笑起來。

笑過之後,劉衍說道:“好了,現在有了錢糧,財政部要儘快將各方各面短缺的錢糧補齊,剩下盈餘的錢糧也不要動,本公還有大用。”

眾人頓時來了精神,陳勳更是問道:“閣老是不是打算東征日本了?”

朝廷大軍出征西域和西南,許銘、汪博、沈拓、魏漢等人都立下大功,被升遷為國公,陳勳見了也是非常的羨慕。

而日本已經板上釘釘是一定要征討的了,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所以陳勳一門心思的想爭取到出征的名額。

劉衍說道:“日本是一定要打的,只不過不是現在,朝廷剛剛結束了西線大戰和西南大戰,必須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暫時還不會出徵東進。”

“那閣老下一步準備做什麼?”

劉衍伸出三根手指,說道:“下一步,本公準備幹三件事:改土歸流、火耗歸公、攤丁入畝!”

“什麼?”

“改土歸流?”

“火耗歸公?”

“攤丁入畝?”

陳勳、趙民、嶽明、宋功明、張耒幾人都是很詫異,不知道具體這是要做什麼。

改土歸流是指對西南地方土司制度進行改革,將其改為由朝廷直接派任流官治理的制度。

這一改革旨在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和管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改土歸流後,土司不再擁有獨立的政治和經濟權力,而成為朝廷直屬的一部分,接受朝廷的監督和管理。

其實改土歸流的政策早在大明初年就已經開始進行了,當時西南地區的土司制度已經逐漸形成,但朝廷對這一地區的控制力較弱。隨著大明中後期的政治和經濟變化,朝廷開始加強對西南地區的控制,並逐步推行改土歸流的政策。

只是到了明末時期,朝廷應對內部的流賊大軍、外部的滿清韃子已經應接不暇,所以對於西南各地的改土歸流制度也基本上廢弛了,甚至不少原本已經完成的地區,也被各處土司“復辟”。

所以此番劉衍便要繼續在西南各地推行改土歸流政策,主要內容就是廢除西南地區土司制度,改由朝廷直接派官治理。具體來說,朝廷會派遣官員到各個地區,管理當地的行政、司法、稅收等事務,同時也會加強對當地人民的教育和文化交流。

目前在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土司聚集的地方,朝廷已經徹底落實了軍改制度,並且落實了新政。各地的土司全都要按照朝廷法度繳納賦稅,並且裁撤兵備、上繳人口和土地。

所以雖然朝廷還沒有正式裁撤這些地方土司,但是已經憑藉新政、軍改之策,以及之前平定西南叛亂的機會,將西南土地的實力最大限度的削弱了,為全面正式推行改土歸流制度創造了非常好的機會。

歷史上在清朝後期和民國時期,改土歸流制度都沒有徹底結束,甚至還因為華夏的整體衰落而逐漸走向衰落,西南各地的土司制度又逐漸恢復。

甚至到了後世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還再次推行改土歸流的政策,並逐步完善相關制度和措施,但在西南地區仍然存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司制度,不過已經逐漸走向消亡。

此時劉衍拿出了幾份公文,每份公文都包含改土歸流、火耗歸公、攤丁入畝的具體方略,這些都是劉衍整理出來的,此番便藉著孔興燮上繳了大批的錢糧,朝廷各地平穩、軍威正盛,有精力和錢糧的時機,全面推行這三個政策。

甚至劉衍準備憑藉眼下西南各地土司已經遭到了沉重打擊,甚至不少的土司都已經被連根拔起的機會,將改土歸流在自己有生之年徹底完成,而不是像歷史上那樣,拖拖延延的歷經大明、滿清、民國、新中國四代,依舊沒有完全、徹底的完成。